午睡可能影响寿命!再次提醒过了60岁后,牢记午睡“四不要”

2024-07-19 16:54  头条

第一,午睡时间不宜太长,一般20-30分钟最佳。

第二,午睡时间最好在午后1-2点,不要睡太晚。

第三,睡前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要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第四,午睡环境要安静、舒适,光线不要太强。"

在我们国家,午睡可谓是一种文化传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自然节律,午间小憩片刻,本是养生之道。然而,并非所有的午睡方式都有益健康。

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适度午睡与长寿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2007年,希腊和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午睡30分钟左右的人,其冠心病死亡风险比从不午睡的人低37%。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午睡不超过30分钟,可以提高警觉性,改善认知功能。

这些发现让午睡俨然成了延年益寿的"秘诀"。不少老年人开始追求"多多益善",动辄睡上几个小时。殊不知,过长的午睡不仅无益,还可能适得其反。

睡眠专家指出,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20-30分钟,不要超过1小时。睡太久会引起"睡眠惯性",起床后头重脚轻,反应迟钝。长此以往,还会干扰晚上的睡眠,造成失眠、多梦等问题。

午睡时间点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建议在午后1-2点,即午餐后1小时左右。这个时段,人体新陈代谢放缓,自然倾向于休息。但如果睡得太晚,醒来时就会感到更加疲乏。

饮食习惯也会影响午睡质量。睡前大吃大喝,胃肠负担过重,难以入眠;而饥饿则会引起低血糖,同样影响睡意。因此,午餐要尽量清淡,七八分饱即可。咖啡、浓茶等提神饮料,更是午睡大忌。

良好的午睡环境也不可或缺。噪音、强光、高温都会干扰睡眠。午睡时,最好找一个安静、凉爽、光线柔和的地方,让身心都能放松下来。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午睡。一些老年人可能会在午睡后感到头痛、心悸,这可能是体质或疾病的缘故,就不要强求了。还有些人午睡后反而精力不振,不如小憩或散步来得舒服,这也无需勉强。

关键要因人而异,掌握分寸。对大多数老年人而言,适度的午睡确实能提升生活质量,但过犹不及,贪多嚼不烂。20-30分钟的"黄金时长",才是午睡的最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