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邻国人民此刻最揪心的就是家门口的安全隐患。
7月7日联合国大会116:2通过阿富汗决议案,美以两国反对,中俄印伊等12个邻国集体弃权。
这份看似高票通过的决议,恰恰暴露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分歧--弃权票背后是区域国家对实际问题的清醒判断。
表面上是支持决议的国家占多数,但细看内容就知道问题所在。
决议里反复强调妇女权益问题,却没有提出具体落实方案。
更关键的是,阿富汗当前最急缺的人道援助资金到位率仅15.7%,主要捐助国反而削减了拨款。
一边喊着关注女性权益,一边连救命钱都不给足,这种矛盾操作让人困惑。
中俄印伊的选择很实际。
这些国家直接挨着阿富汗边境线,俄罗斯的中亚后院、印度的克什米尔地区都和阿富汗接壤。
他们比谁都清楚,当前决议草案根本没解决核心问题。
中国代表耿爽说得直白:阿富汗冻在国外的70亿美元资产该解冻了,单边制裁更要取消。
这些实际困难不解决,空谈妇女权益有什么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方态度。
要求阿富汗当局与恐怖组织切割的承诺拖了四年没兑现,这次投弃权票就是最直接的信号。
俄印等国同样明白,与其支持这份治标不治本的决议,不如给阿富汗留出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
看看美以的反对票也挺有意思。
以色列反对是出于中东政治立场,美国则是既要当"人权教师爷"又不愿承担责任。
耿爽直接点明要"对阿富汗现状负历史责任的国家加大投入",这话说给谁听的不言而喻。
当116国在联大鼓掌通过决议时,阿富汗妇女依然上不了学,平民照样领不到救济粮。
中俄印的弃权票不是冷漠,而是看透了这份决议的无力。
阿富汗人最终还得靠自己,国际社会的空头支票填不饱肚子。
现在最该做的不是高喊口号,而是先把人家的救命钱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