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向来以种姓划分出名,可没想到莫迪竟然对种姓制度出手了,不顾官员阻拦强势重启种姓普查,然而高种姓在印度一直都享有特权,这也养成了他们目中无人的高傲性子。
这下莫迪一出手,直接触及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怎么能顺从,于是就有了普查官员处处受阻,至少17%高种姓死活不配合的场景。
莫迪非要把近百年没碰过的种姓普查搬上台面,北方邦的婆罗门已经举着保卫传统的牌子堵了议会门口,德里报纸报道也透着焦虑,难道印度真的要迎来大乱了?
其实莫迪急着掀桌子,都是因为选票不够了,2024年大选,印人党在国会丢了近30个席位,比哈尔邦最惨,原本的29席剩了15席。
而他们输就输在低种姓手里,比哈尔邦弱势种姓占63%,大多把票投给了喊公平配额的国大党,莫迪连夜开会,直接表示不把低种姓拉回来,下届大选不用玩了。
还记得上次种姓普查是在1931年了,当时英国搞过最后一次,之后近百年,印度政府谁都不敢碰,为啥?怕把种姓这层窗户纸捅破,高种姓能把天掀了。
可现在莫迪管不了那么多,印人党传统票仓,高种姓和城市中产,加起来才占人口15%,不靠低种姓的票,根本赢不了选举。
印度最富的5%攥着60%的钱,达利特人里24%每天挣不到2美元,莫迪喊了十年印度制造,结果年轻人失业率快到20%,低种姓失业的更是比高种姓多3倍。
他们上街抗议时举的牌子很直接,工作呢?配额呢? 不搞普查,怎么跟他们说清该给多少好处?总不能凭着感觉画饼。
可高种姓不傻,比哈尔邦的数据早暴露了猫腻,比如说婆罗门占人口12%,在政府职位里却占18%,普查一公开,这些特权就得扒层皮。
新德里大学的教授在电视上直言,莫迪是拿高种姓的选票换低种姓的,这买卖看着精明,其实迟早要赔,而北方邦的婆罗门已经在寺庙里集会,说宁丢选票不丢尊严。
种姓这道坎,印度跨了三千年还在摔跤,雅利安人入侵时划下的道道,到现在还刻在印度人骨头上。
婆罗门掌宗教,刹帝利握兵权,吠舍做买卖,首陀罗当仆役,达利特连井都不能共用,1947年独立时废了种姓制度,可法律管不住人心。
举个例子,德里的餐厅后厨,达利特厨师照样不能跟婆罗门服务员一起吃饭,碰过的盘子都要单独洗,这根刺扎得深,全是因为印度教教义在撑腰。
经书里说种姓是业报轮回的结果,高种姓觉得自己的特权天经地义,低种姓也被灌了认命的迷魂汤,现在普查要把谁占多少人、谁拿多少好处摆上台面,等于直接跟宗教传统叫板。
高种姓骂冒犯神灵,低种姓却盼着撕了这层遮羞布,两边的火早就压不住了,莫迪要搞的普查,根本算不清这笔糊涂账。
比哈尔邦2023年试点时,27万普查员跑断腿,才搞完1.3亿人的数据,光种姓名称就乱成一锅粥,同一个木匠种姓,北方叫沙马,南方叫维沙瓦,电脑都识别不出。
最头疼的是跨种姓婚姻的后代,爹是吠舍娘是首陀罗,孩子算啥?普查表上根本没这选项,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委员会说了,这种模糊身份的人至少占5%,统计不清,低种姓会说数据缩水,高种姓会喊被稀释,两边都能找到闹事的理由。
这种对立早就不是新鲜事了,1990年辛格总理给低种姓加配额,学生当场自焚,火车被烧了几十列,政府差点垮台。
现在莫迪要走的路,比当年还险,那时候至少没有全国性的经济危机,现在印度的钱袋子早就空了。
婆罗门17%拒答,已经给普查挖了个大坑,要是全国都这比例,数据里高种姓人数肯定偏少。莫迪政府要是按这数据涨低种姓配额,高种姓能把最高法院的门堵了;要是不涨,低种姓能掀了议会,左右都是死局。
毕竟比哈尔邦的例子就在眼前,配额从50%提到65%后,婆罗门公务员开始消极怠工,文件堆成山没人批,税收征管掉了20%。
北方邦更邪乎,一个婆罗门地主组织直接放话,声称敢动我们的地,就得做好见血的准备,而这还只是开始,要是全国都这样,政府机构得停摆一半。
这还不算,种姓普查要是继续下去,经济也得跟着遭殃,国大党已经喊着要给私营企业设种姓配额,德里的IT公司老板全慌了,招个程序员还得先查种姓?
印度工商联合会算过账,私营部门贡献70%的就业,真搞种姓筛选,用工成本得涨30%,外资企业早就开始撤资了。
新加坡的报纸一针见血指出了这件事的弊端,印度把职场变成了种姓战场,谁还敢来投资? 曼尼普尔邦2024年的冲突还没平息,起因就是一个部落要表列种姓身份,现在普查数据一出来,各邦都得抢配额。
阿萨姆邦的穆斯林已经在喊我们也算弱势种姓,宗教矛盾掺着种姓纠纷,军队都得派到十几个邦,旁遮普邦的锡克教徒表达的很清楚,干脆各管各的,省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