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代购有合理性但不可失了底线(2)

2025-01-15 11:23  新重庆-重庆日报

卫生问题"埋雷",舌尖上的安全谁来监管?采购时,若采购渠道、时间不明不白,一些临期过期、假冒伪劣食品就有可能混入其中。分发时,厨房、杂物间甚至是厕所,都能成为"操作间",食品与各种污染源"亲密接触"。运输时,食品在"长途跋涉"中的品质如何保障?

商家态度"暧昧",代购的行为谁来规范?眼下,山姆、盒马、胖东来等商超的自有品牌爆款频出。在对待"疯抢式""囤积式"代购这一点上,商家大多口径一致,表示要严格杜绝,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在现实中,不难发现仍有部分商家默许、纵容这类行为,甚至乐享其成。

代购者资质成谜,消费者的权益谁来保护?代购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实际已相当于终端销售商的角色,应依法办理食品销售许可证等注册登记手续,并被纳入日常监管范围。而现实中,"无证上岗"的仍大有人在。若遇到质量问题,消费者如何有效维权,是一个不小的"痛点"。

二手交易平台上的某商超的代购服务。/重庆瞭望截图

从现实上说,很难彻底消除食品代购。一方有消费需求,一方有利可图,代购产业链持续壮大,这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自发选择。

回归理性角度来看,食品代购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本可以生长在阳光下,可为何频频游走在灰色地带?

打起了监管尺度的擦边球。食品代购的尴尬处境在于,它既无正规商家的固定经营场所与完备资质,又超出个体售卖自用物品的范畴,代购者虽以个体形式出现,经营实质却趋近商业。

拿大众最常找的食品代购来说。那些绕开平台监管,从事食品类个人代购的"跑腿"类代购,实际上提供的是"人力服务"。换言之,委托靠赚取商品差价的"个人代购"购买商品,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将很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权益。

游走在法律意识的模糊地带。许多代购者并未充分认识到自身经营行为的法律边界,简单地将代购视为一种"有偿收费、帮忙跑腿"的个人行为。对其涉及的诸多法律法规,要么一知半解,要么懵懂无知,自动简化甚至忽略资质,带着侥幸心理"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