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一份长达1.4万字的《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
这份文件的出台,不仅是对美国近期一系列政治操弄的直接回应,里边还包括美国密苏里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判决中国赔偿244.9亿美元。
更是以详实的数据和国际合作成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问题上的透明态度与科学立场。
美国滥诉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部分政客和机构频繁以"病毒溯源"为名,将科学问题政治化。2025年,美国传统基金会甚至提出18万亿美元的"新冠索赔"主张,试图将疫情责任归咎于中国。
但是美国的指控逻辑存在明显漏洞,因为时间线上都是有矛盾的,美国疾控中心和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显示,2019年12月美国多地已存在新冠病毒低水平传播。
例如,2020年1月7日和8日的血液样本中检测到新冠抗体,比美国官方报告的首例病例早数周。
世卫组织与中国联合溯源研究已排除武汉实验室泄漏的可能性,且武汉P4实验室自2018年运行以来从未发生病原体泄漏事故。
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在疫情期间下降2.7岁,而中国同期持续上升;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占全球16.4%,远超其人口占比。
然而,这些指控缺乏法律和科学依据,白皮书明确指出,此类诉讼是"突破法律底线的闹剧",其本质是"转移国内矛盾、掩盖自身抗疫失败"的政治手段。
白皮书还用三个篇章系统向众人解释了中国的抗疫历程,知道中国率先开展临床、分子和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两次邀请世卫专家组来华调查,并共享了全部原始数据。2021年发布的《世卫组织-中国联合研究报告》成为国际溯源研究的范本。
截至2022年5月,中国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了4300亿个口罩、180亿人份检测试剂,并派出38批专家组支援34国抗疫
最重要的是,中国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通报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并通过161场新闻发布会回应国际关切。
这一系列的动作都证明了美国在颠倒黑白,而且美国超量囤积疫苗,发起"反中国疫苗计划",同时施压世卫组织将溯源矛头指向中国,甚至于2025年再次退出世卫组织,进一步破坏全球抗疫合作。
中国的做法跟美国完全相反,中国积极参与世卫组织"大流行协定"谈判,推动《国际卫生条例》修订,并加入"新型病原体起源国际科学咨询小组",倡导全球协同溯源。
从核酸检测方案到方舱医院模式,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技术支援,助力构建区域公共卫生网络。
通过白皮书和数据公开,中国以透明姿态回击"隐瞒疫情"指控,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关注美国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挑战,暴露出国际社会在科学共识与政治博弈间的撕裂。中国通过白皮书传递的不仅是数据与事实,更是一种态度:病毒溯源不应成为地缘政治工具,而应回归科学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