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等专家解读:中美博弈下中国经济基本面前景如何?(2)

2025-10-21 15:56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点新闻》主持人章芸菲采访

谈及近期中美经贸关系,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美国的目标是通过极端经济威胁,迫使中国在稀土管制上全面让步,防止中国在战略资源领域获得对美方的反制优势,这既是为双方月底的APEC会晤谈判增加筹码,也反映出中美在技术与供应链安全方面更长期的竞争,未来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对于市场关注的APEC领袖峰会,宋清辉认为,中美元首在会议期间会晤的可能性很大,但前景难言乐观,成果可能偏向于管控风险和短期降温,不太可能达成全面协议。因为中美双方在稀土、关键软件、战略科技上的分歧不太可能通过这一次会晤解决。目前,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通过谈判达成战略性休战,例如美国可能缩小、延迟100%关税的实施范围,或者以其他形式折中,中国可能在稀土的许可豁免上做出更明确承诺,以稳定市场预期。

关于新一轮贸易摩擦对港股的影响,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吴卓殷认为,过去几个月市场似乎对关税变化不太敏感,但此次中美关系再次恶化可能超出市场预期。当关税或出口管制成为两国政府政策或竞争因素时,可能会带来较大波动,资金可能会从股市流向黄金等资产。

宋清辉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威胁会放大短期市场的恐慌情绪,但四中全会的政策蓝图将塑造长期价值。A股短期内可能呈现剧烈波动态势,但会有政策「托底」。芯片、出口、软件等相关板块可能会先承压,资金恐慌性抛售后,会迅速转向内循环、国产替代以及政策强力的军工、稀土等领域。

宋清辉还提到,长期来看,四中全会规划的长期政策蓝图可能为长期利好核心资产,相关硬科技、新能源、大消费龙头可能会获得政策和内资的长期配置青睐,港股可能会迎来估值修复的结构性机会,高分红、低估值的国企和大型科技公司板块可能更具吸引力。

潘圆圆指出,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基本面非常稳健,包括在市场、对外开放等指标都取得了瞩目成就。此次四中全会的规划、政策的出台,将会进一步夯实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中短期来看,今年中国出现了一系列标志性创新事件,叠加一系列鼓励外资流入的政策,会共同推动市场对中国资产的重估,中国资本市场更有韧性和活力,对短期扰动的承载力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