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护性上,传统隐身涂料存在易损耗的特性,严重时每一架次飞行后都会出现涂层剥落。
相比之下,超材料是直接集成在蒙皮结构中的薄膜或复合层,无需额外喷涂,耐用性强,维护成本极低。
同时,传统隐身涂料如果想要更低的反射率,就需要不断堆叠厚度,如B-2战斗机,其隐身涂料的厚度甚至达到了厘米级,极大程度增强了全机的重量。
而超材料由于是利用结构吸波,不需要堆叠厚度便可以坐待极低的反射率,相较传统隐身涂料减少了大约50%的重量,并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涂料隐身无法维护的问题,全寿命周期使用成本大幅降低。
不过,由于超材料造价昂贵且力学性能尚不支持其作为主承力结构,所以其在歼35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关键部位与次承力部位,暂时无法做到遍布整个机身。
与歼35相比,美军F-35的复合材料使用比例稍低,其占比达到了约36%,采用的是T-800级的碳纤维配合第一代树脂基体成型的复材,在当时那个年代确实无比先进。
【F-35复合材料使用部位与占比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