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嘉诚卖港口 中方这次下死命令 口子决不能开

2025-04-29 09:15  头条

长和千亿港口交易卖不成了?中方划下明确红线,李嘉诚再次收到警告,关键时刻,特朗普趁机出手。那么,对于此次交易中方划下了怎样的红线?特朗普又采取了何种行动?

3月初,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宣布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全球43个港口资产,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关键节点的两个港口,在中方反垄断调查下,交易暂时中止。

4月中旬,有消息传出,长和集团计划把出售海外港口的交易分成两块继续推进。4月27日,有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此事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问,总局的回答很干脆:我们高度关注这笔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还特别强调了一点,交易各方不得以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绝不能实施集中,否则将依法承担责任。

有分析认为,这无疑是中方划下的红线。要知道,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如果交易达到了特定规模,就必须提前向监管部门申报。如果未经申报直接实施集中,那就是违法行为。眼下,市场监管总局没有明确说长和集团和贝莱德-TiL财团是否已经提交了申报材料,但从发言人的话来看,大概率是还没有。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一般来说,谁拿到了控制权谁就负责申报,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交易完成后,长和将彻底退出,不再保留任何控制权,因此,申报义务主要落在收购方,也就是贝莱德-TiL财团身上。万一没申报,未来可能面临罚款,责任也主要由收购方承担。

当然,对于违法集中行为的处罚是很重的,过去最高罚款是50万元,现在已经提升到500万元,甚至可以按照上一年销售额的10%来算。如果是恶意违法,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可以罚到销售额的50%,也就是说,这不是简单交个罚款了事的问题。

针对长和港口交易,市场监管总局早在3月底就曾表态,明确指出会依法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之后,相关交易推进迟缓,到了4月中旬,又有媒体曝出地中海航运的阿彭提家族,考虑把巴拿马的两个港口单独剥离,由贝莱德直接控制。这意味着,交易内容开始被切割调整,目的很可能是想规避监管,降低敏感度。

正因如此,中方才会划出关键红线表明态度--无论怎么分拆,只要涉及经营者集中,就必须依法申报,试图绕过监管,是行不通的。与此同时,李嘉诚也收到了警告。4月24日,大公报再发评论,警告长和集团不要再一错再错,奉劝他们尽快终止交易,否则后果严重。

文章指出,历史不会怜悯短视者,企业家应该有大历史观,要把企业发展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企业自觉把创新动能投入国家核心领域。文章还特别提到,长和集团至今没有正面回应交易争议,反而在媒体上不断放出各种小道消息,意图混淆视听,比如传出意大利财团接手的说法,试图打擦边球。

对此,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也明确批评,指责长和集团的做法是在玩弄伎俩,伤害国家利益。如果一味妥协屈服,不仅会伤害民族感情,还会断送企业的长远基业。就在中方亮明态度的同时,特朗普也趁机出手了。他趁着局势动荡,一方面大肆炒作所谓的"中国威胁",另一方面加紧在拉美地区布局。

当地时间4月26日,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帖,要求美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免费通行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并已经指示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立即处理"此事。特朗普声称,"如果没有美国,这些运河根本不会存在",暗示美国理应在巴拿马运河事务上拥有更大特权。

面对美方的威胁,巴拿马总统穆利诺态度坚决,多次重申:巴拿马运河以及周边地区永远属于巴拿马,巴拿马的主权和独立不容谈判。穆利诺26日再次表态,运河通行和收费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负责,并且现行规则不会有任何改变,明确拒绝了美国的无理要求。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提到了苏伊士运河,他借胡塞武装袭击红海航运路线一事,拿埃及控制的苏伊士运河说事。此番言论透露出明显信号:他不仅想重夺巴拿马运河,也在谋划扩大美国对全球关键水道的控制。美媒直言,特朗普是要"复活门罗主义",推行更赤裸裸的霸权扩张。

说到底,特朗普的算盘很简单--借着这次事件打击中国企业海外扩张,拉拢拉美国家,重塑美国的地区霸权地位。根本意图,实际上还是维护美国利益最大化,未来,特朗普很可能继续炒作所谓"中国威胁",对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港口、能源、基建等领域施加更多限制。

对中方来说,这次事件也再次提醒了一个现实:无论海外布局多么广泛,核心资产始终要有底线意识,特别是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港口、航运节点,绝不能掉以轻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基本原则。

未来一段时间,长和集团如何回应,港口交易是否彻底叫停,贝莱德-TiL财团是否改变策略,市场监管总局如何进一步审查,以及特朗普如何在拉美地区继续动作,都会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但可以肯定的是,中方已经表明了立场,划出了不可逾越的红线--企业也好,资本也好,到了国家利益面前,都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