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初,专门从事中俄交流的上海新时代文化交流中心接待了由俄罗斯公证员和青年学者代表组成的全俄司法大学访问团。回忆起彼时的筹备阶段,上海新时代文化交流中董事长鲁向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来访的是个39人的大团,当时的签证准备工作非常繁琐,中心出具了很多材料,对方也花费不少,"还有一些成员因为签证问题没法过来,我们只能退了已定好的机票。"
9月15日随着中国对俄免签政策试行生效后,这些"麻烦"就不存在了,俄罗斯人来中国可以"说走就走"。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日宣布,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上述政策宣布后也得到了俄方的积极回应。俄罗斯总统普京5日在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表示,俄罗斯相应也将对等实施对华免签政策,作为对中方这一友好措施的回应。
俄旅游业联盟第一时间表示,中方此举是"令人惊喜的消息",将进一步改变俄游客对赴华旅游的态度。俄旅行社协会也认为,最新政策带来的利好将"远超预期","目前赴华旅游、经商等俄民众数量正在迅猛增长,此举预计将使赴华旅客流量再增加30%至40%。"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内地居民首站赴俄罗斯旅游103.94万人次,同比增长209.3%。2024年中国内地接待俄罗斯入境游客15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5.1%。
带动俄赴华商务考察需求
除了省去了手续上的操作,鲁向东还认为,免签政策也为俄罗斯民众来华节省了不少时间和资金方面的成本。他举例道,如果俄方自行办理签证,基本在50美元左右。但由于近些年来俄罗斯方面来华需求激增,他听说一些中介甚至将赴华的签证价格一度炒到200美元,着实是笔不小的成本。
当鲁向东把中方免签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俄方朋友时,得到了普遍的好评。他认为,随着免签政策的生效,成本的节省将鼓励更多俄罗斯民众,尤其是俄罗斯的年轻一代来中国,"无论是经商还是旅游,这一政策着实利好中俄之间的民间交流。"
近年来,俄罗斯游客访华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公民乘飞机来华旅游人数达66.16万人次,同比增长超70%。中国已跻身最受俄罗斯人欢迎的第五大热门航空目的地,就细分城市而言,三亚、上海、北京、广州、香港等,都是最受俄游客欢迎的中国城市。
一位今年在暑假期间搭乘"爱达魔都号"中国本土邮轮的游客小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时她发现船上还有不少俄罗斯游客,交流后得知,这些俄罗斯游客借助邮轮免签日本、韩国的优势,来到中国。
仅去年,俄罗斯旅游行业就已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集中举行了多场俄罗斯旅游的推介会。
鲁向东告诉记者,除了传统意义的旅游,商务考察也成为新的亮点,此次全俄司法大学之所以组织代表团之所以来华就是他们感受到,在两国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当前,司法方面的交流日渐迫切,因此俄方希望与中国同行有更好的交流与互动。当然,在行业交流的同时,鲁向东也感受到,俄方代表团其实对中国文化也非常感兴趣。俄罗斯旅游业界预测,免签利好之下,2025年,俄民众赴华规模可能会超过200万。
俄国家自然科学院科技与国际合作总经理阿廖沙(Bolaev Arasha)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免签政策的试行将使得未来更多俄罗斯科学家到中国来考察,"科学院很希望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甚至在中国当地政府支持下设立科研合作的基地。"
鲁向东认为,中俄双边关系未来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增长趋势,"就民间交流而言,如果说前些年聚焦高层互动,比如轮流举行国家旅游年等项目,那么当前免签政策的试行,将切实地增加双方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互信。这将极大地惠及双边经济、贸易、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数据显示,中俄双边贸易额2024年达244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这一决定必须落实"
2023年8月,俄罗斯对中国公民开放电子签证,简化申请流程,进一步便利中国公民赴俄旅行。目前俄已对55个国家的公民开放电子签。2025年上半年,中方数据显示,中国赴俄游客约31.78万人次,同比增长5.3%,是俄罗斯第一大客源国。
对于俄方对华"对等免签",鲁向东认为,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他表示,当前俄方对华实施的电子签已相较于以往的贴纸签证便捷许多,花费也不是很贵。根据俄外交部网站,中国游客需要在计划启程日前4个自然日内提交电子签申请,并在俄外交部网站上填写相关表格。自签发日起,电子签有效期为120天,允许游客在俄罗斯境内停留30天,费用约为52美元。
俄经济发展部多边经济合作与特别项目司司长孔德拉季耶夫10日表示,俄有关部门已着手推进普京关于对中国公民实行对等免签政策的决定。"这一决定必须落实。各部门都已着手推进这项非常有益的工作。"俄方已提出到2030年吸引570万人次中国游客的目标,这将占俄入境游客总量的35%左右。他表示,俄方正在为此开展大量工作。各地区亟需研判现有基础设施能否应对中国游客的增长。
鲁向东表示,其实俄方取消电子签也有试点基础,俄方曾在2019年以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推广过这一政策,未来就看俄方何时宣布免签的细节。
就当前的中俄旅游业而言,鲁向东认为,之前大规模低价团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如果说之前中国游客到访莫斯科、圣彼得堡居多,但随着当前中国游客,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俄罗斯越来越熟悉,探访贝加尔湖、到堪察加半岛看火山看北极熊、去摩尔曼斯克追极光等,都已成为非常热门的选择。"当然,他还表示,"相对而言,俄罗斯的亚洲半部分相较欧洲部分如今更受中国游客欢迎。"
不过,他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西方的信用卡以及中国银联在俄罗斯境内的使用不是很方便,极少地方可以使用支付宝,因此前往俄罗斯需要随身携带现金,"好在近来中俄之间的汇率还是不错。"俄罗斯央行曾在4月表示,正在开发基于快速支付系统的跨境二维码支付试验项目。
中方对俄试行免签的政策公布后,鲁向东介绍,全俄司法大学目前正在考虑在10月再组织一批青年公证员来华交流,"只是机票价格涨幅厉害。"他举例道,8月往返中俄的机票约在4000元人民币左右,10月这一价格已飙升至6000元了,往年这一价格也仅为4000元左右。
根据航班管家的数据,8月,中俄两国往返航班量2248班次,恢复至2019年的94.9%。其中,中国航司占比超过52%,俄罗斯航司占比超过47%。鲁向东预计,机票的上涨与免签政策的推出不无关系,的确带动了双方更多的人员往来。他认为,后续期待双方航司借势增加往返航班,进一步增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