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原本已经进入"休战"状态的中美贸易博弈又有了重新开打的迹象。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表示,从2025年11月11日起,美国将对所有的中国商品增加100%关税(算上原有的30%,征税幅度达到了130%)。另外,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原定于在韩国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简单会面也被特朗普单方面取消,显示出美国不再愿意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问题。
中美贸易战牵动全球经济局势。特朗普给出"开战"信号后,美股应声下跌,蒸发超过7000亿美元。其中道琼斯指数下跌超600点,纳斯达克下跌2.6%,反映出各路经济专家都对未来的中美贸易前景感到不乐观。
外国媒体分析,中美又在贸易上产生了巨大摩擦,或许和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最强稀土管制令"有很大关系。10月9日当天,中国商务部发布的第61号和第62号稀土技术及材料管制令内容显示,将对镝、铽、铕、钇、钪实施管制。这些稀土材料的出口限制,将对美国的高科技和军工产业造成非常严重的材料短缺冲击。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直接相关的企业如AMD的股价就下跌了5.7%、英伟达也下跌了2%。所以站在美国的视角看,这根本不是什么稀土管制令,而是中国对美国"战略摊牌"的信号。
▲美国媒体报道对华加征关税100%
中美贸易摩擦向前要追溯到2018年,当时特朗普第一次挑起了贸易战,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而中国因为拥有着巨大的稀土产能,几乎垄断了全球稀土贸易供应链的初始端,因此祭出的主要反制措施就是稀土管制令。众所周知,稀土是17种元素的通称,又具体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但不管是哪一种,中国都垄断了全球产能的90%以上。
具体到这次管制的镝、铽、铕、钇、钪,它们用途都非常重要。镝是高性能永磁材料的添加剂,铽是磁光材料荧光粉的添加剂。铕是用于发光和显示设备的添加剂。钇是陶瓷、激光和超导体的稳定剂。镝是轻质高强度合金的添加剂。具体到终端产品,将涉及到美国电动车电机、风力涡轮机、硬盘驱动器、精密传感器、声纳、医疗超声设备、LED背光源、纸币、信用卡的安全荧光标记、电视手机的OLED屏幕、工业切割机、军用激光武器、YBCO高温超导体、大推力飞机发动机、飞机机身等等相关产业的产能,真可谓一打打一片。
▲10月9日的稀土管制令
更要命的是,这些稀土原材料的库存美国原本就不足,在未来的3个月之内就将耗尽,且美国企业难以从其他地方进行补充。不难理解,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突然又要开打贸易战的根本原因了--显然是中国的稀土管制惹恼了美国。短期来看,美国的加税会进一步压缩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的利润,进而抬高终端产品价格,导致国内企业的出口订单数量锐减。但从长远来看,稀土管制卡的是美国高精尖产业的"脖子",无疑对美国高端产业乃至军工产业伤害更大,利益影响更深。那么有人不禁奇怪了,中国为什么突然在这个时候摊牌呢?
从过去一整个阶段的博弈来看,中国对稀土管制呈现出的特点本身就是从单项到多项,从局部到全面的。如今给出更严格、覆盖范围更广的稀土管制令并不离奇。但要论时机的选择,背后还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中国稀土产业
第一,出于当下战略博弈的需求。今年1月20日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倡导"美国优先"战略准则,大量对华鹰派任务成功上位,且都把中国视为头号的战略竞争对手。对于中国来说,战略博弈中绝对不能手软,稀土管制就是打美国的七寸,从根源上遏制其军工能力和未来的实力。
第二,美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稀土原料,直接卡住他们的发展根源,可以为中国换取谈判其他问题的筹码。比如前段时间,外国媒体就普遍报道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突然要求美国政府转变中立模糊立场,明确反对台独。能在如此关键的问题上和美国正面交锋谈条件,明显是因为对稀土的控制给了我们很大一部分话语权。
▲中国稀土产业
第三,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竞争是全方面的,当下科技的竞争尤为关键。从电动车到量子计算机,再到最关键的AI技术,谁掌握了最强的技术还不是唯一的胜算,关键是要有稀土材料,才能把它做成产品。美国在AI技术上一件落入中国之下,要是在材料方面还被中国卡住,那么在这些赛道上的全面落后将是可预期的事实。
总而言之,特朗普的100%加税,很像是气急败坏之后的无奈之举。虽然此举能对中国的出口企业造成短暂打击,但美国仅凭3个月不到的稀土存量,未来想要在各个高科技行业上与中国竞争,必然力不从心。长久来看,这场贸易战的最终结果,中国大概率会成为最后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