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为何引发争议?
1、追问制度:同样是性骚扰,有的人24小时内被解聘,为何朱某某能"软着陆"?
校方称"已向相关部门报告",但程序合规≠结果正义。
2、追问逻辑:保卫处本应守护校园安全,却成了问题教师的收容所。
就算是做文笔类工作,一个思想、道德有严重问题的人,怎么匹配得上"安保"这两个字?
3、追问代价:受害者终身阴影,加害者岁月静好。
当年,校方文件承认"对学生造成严重伤害",如今却用"给他留一口饭吃"轻描淡写带过,公正何在?
保卫处应该保卫的是孩子,不是禽兽。类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发生。
对于这种搅乱清朗风气的人,我们不需要零容忍,强烈建议:
1、法律层面:参考《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违反师德行为一票否决,明确"终身禁入教育系统"的刚性条款,避免"处分打折扣"。
2、社会监督:借鉴陕西师大"教授发不雅照即开除"的果断,建立全国教师黑名单系统,让每个"朱某某"无处遁形。
3、受害者保护:被猥亵女生至今未公开细节,反映举报机制缺失。应学习浙江"少年法庭+心理干预"模式,让维权者有路可走。
从"学术权威"到"保卫岗位",权力总能给坏人找到新位置。但教育的尊严,从来不是靠"留口饭吃"的伪善维系。
当我们默许一个朱某某,就可能纵容千百个潜在的侵害者。我们可以给犯错者改过的机会,但绝不能无底线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