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8月9日,车主杨先生驾驶油箱总容量50升的小车,在成都市中石油锦华天山站加油,油箱却显示为他加注了67.96升汽油。杨先生对此提出质疑之后,加油站表示只认油枪数据,坚持按67.96升收费。杨先生在加油站等了半天都无人出面解决,最终只能结账离开。
8月19日,车主杨先生告诉澎湃新闻,他结账离开前向多部门进行了投诉,并要求加油站封枪。三天后,"加油站一负责人称以私人名义将多收的钱退给我,希望同意油枪解封。"他认为没必要相互为难,就同意了。但油枪解封至今10天了,加油站没再给出过任何解释,或者赔礼道歉。
看得出来,有关方面在接到投诉后,确实采取了措施,对加油站实施了封枪。只是,封枪之后并没有及时派人,当着消费者的面对油枪进行计量检测,弄清楚实际加油量与油枪显示量为何相差这么多的原因。
要知道,只要当事人离开现场,就算派人检测,要想查明原因,是非常难的。类似事件,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发生过。尤其是市场监管部门在抽查过程中,也会发现加油站油枪出现问题的情况。更多情况下,则是无功而返。因为,在油枪上搞名堂,实在太简单,发现检查人员走过来,都来得及处理。面对消费者当场发现加油枪存在问题的情况,如果有关方面心里有消费者,有监管意识、服务意识,就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立即通知计量检测人员前往现场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