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您再想想看,我爸都不在了,他怎么可能自己来这儿呢?"赵明辉攥紧了拳头,声音带着点颤抖。
银行负责人陈文扶了扶眼镜,神色冷淡地开口:"规矩摆在这儿呢,不是本人来办不了。您还是另外想个法子吧。"
赵明辉深深吸了口气,目光里透出坚决:"行,既然非得我亲自去,那我就一定去。我敬爱的爸爸,会准时出现的。"
【01】
赵明辉现年三十二,在一家科技企业里担任中层管理职位。
工作挺稳当,事业也小有成就,正打算和谈了多年恋爱的女朋友李佳携手走进婚姻的围城。
他怎么也没料到,在这样满怀憧憬的岁月里,会永远失去他最亲最爱的爸爸张兰。
五月的某个早晨,窗外飘着细密的雨丝,天空暗沉沉的,像极了傍晚时分。
在外地忙于出差的赵明辉,突然接到了邻居王阿姨打来的电话,电话里,王阿姨的声音带着哭腔,又显得十分焦急。
"明辉,你快点回来呀,你爸爸他……他突然得了脑溢血,现在已经送到市中心医院去了。情况……情况有点不妙啊。"
赵明辉脑子瞬间懵了,手里的手机差点没拿住掉地上。
他木讷地回应了几句,马上打包好行李,请了假就匆匆往老家赶。

这一整段时间里,他心跳得厉害,总感觉有不好的事儿要发生,怎么都甩不掉这种念头。
在火车上的那四个钟头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一直默默盼着父亲能平平安安的。
"爸,您可得挺住啊,我马上就回来……"他轻声念叨着,眼泪把眼睛都糊住了。
可命运却并未为他敞开这扇门。
赵明辉急匆匆赶到医院,结果迎接他的却是满屋子的悲伤气息。
病房门口,王阿姨和几位爸爸的朋友站在一旁,一瞧见他,眼里全是怜悯和哀伤。
"明辉,你……你咋来这么晚啊。"王阿姨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搂住他,声音带着哭腔,"你爸爸……半小时前走了。他走之前,一直念叨着你的名字呢。"
此时,赵明辉只觉眼前直冒金星,双腿发软,差点儿没站住。
他简直不敢相信,几天前自己还跟父亲通了电话,聊着家长里短,互相逗乐,还约好下个月就回去探望他。
明明之前一切都平平稳稳、安安静静的,咋就突然人没了呢?
轻轻推开病房的门,赵明辉瞧见父亲安静地躺在床上,脸色平和,就像只是小憩了一会儿。
他冲到床边,紧紧攥住父亲那早已没了温度的手,泪水瞬间涌了下来:"爸,是我不好,我来得太迟了……真的对不起……"
赵明辉沉浸在悲痛中,回想起父亲这辈子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十年前,母亲出了车祸走了,父亲便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既像父亲又像母亲,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
爸爸是位小学老师,工资少得可怜,可他总是精打细算,把最好的东西全留给了孩子。
在我的记忆里,爸爸好像很少买新衣裳,手机也用了五六年没换过,一点小乐子都不舍得给自己。
"你每次都这样,把所有好东西都留给我,自己啥都不考虑。"赵明辉哭得撕心裂肺,满心懊悔,"你之前还说想看我成家,想抱外孙,可现在,你怎么就抛下我走了呢?"
医生对赵明辉说,他爸爸是因为一直太劳累,血压又太高,结果突然就脑出血了。
他犯病那会儿,正埋头给学生批改作业呢,等邻居察觉到不对劲赶来时,人已经昏过去不省人事了。
被送往医院时,医生全力施救,可还是没能把他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您家孩子看着挺孝顺的,"医生轻轻拍了拍赵明辉的肩,"别太伤心了。人走了就回不来了,自己身体要顾好啊。"
随后的几日里,赵明辉如同丢了魂似的,忙着料理父亲的丧事。
他给殡仪馆打了电话,挑好了安葬的地方,布置好了祭奠的场地,还把消息告诉了亲朋好友。
每件事都像刀子扎心般痛苦,每分每秒都在告诉他,父亲已经永远不在了。
出殡那天,天公作美,阳光格外灿烂,可赵明辉心里却满是阴霾,和这好天气截然不同。
父亲的弟子、工作伙伴还有左邻右舍都陆续赶来,为这位备受敬仰的老师送行。
"张老师对学生特别有包容心,哪怕面对最顽皮的学生,他也始终不抛弃、不放弃。"一位学生父亲的同事哽咽着说。
"你爸爸真是我见过最热心肠的人,"王阿姨拉着赵明辉的手说,"他总帮着小区里困难的人家,可自己连件像样的新衣服都舍不得买。"
听到这些言语,赵明辉心里越发内疚了。

他因工作繁忙,很少回家,父亲生病了都全然不知。
现在,所有事情都已无法挽回了。
女朋友李佳一直守在他身旁,默默地给他加油打气。
李佳在幼儿园当老师,性格温和又体贴,他和张兰第一次见面就特别投缘。
赵明辉陷入最低谷时,是他站出来给了他最有力的支撑。
"明辉,阿姨去了天上,会一直守护着我们的。"李佳温柔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得振作起来,这才是阿姨最想见到的样子。"
"我明白,但我就是……实在难以接受啊。"赵明辉声音哽咽,"我心里一直觉得他还在家盼着我,会给我备好饭菜,会关切地问我是不是工作太辛苦了。"
"伤口会随着时间一点点好起来的,"李佳轻声宽慰,"咱们得往前看,这也是阿姨的心愿。"
办完父亲的丧事,赵明辉着手收拾起父亲留下的东西。
爸爸的房间简单又干净,就像他这个人一样实在。
衣橱中挂着几件颜色褪得发浅的衣裳,书柜上摆着他心爱的教辅书和孩子们赠的小纪念品。
墙上贴着一张全家福,照片里,爸爸、爸爸还有年纪不大的赵明辉都笑得特别开心,这是爸爸走之前他们最后一起拍的照片。
他在爸爸放东西的床头小柜中,瞧见了一本存折还有一封信。
信封上用端正的字体写着:"明辉,父亲有话想亲口告诉你,请亲启"。
赵明辉双手哆嗦着撕开信封,一眼就看到了父亲那再熟悉不过的笔迹。
"明辉啊,我亲爱的孩子:
要是你能读到这封信,那就意味着我已经不在了。
别太难过啦,爸爸只是到另一个地方,去和你爸爸作伴了。
这些年我日子过得挺顺心的,没啥可操心的。
爸明白你工作太拼,抽不出空回家,心里都懂。
每次你打电话来,问我日子过得咋样,钱够不够花,我心里都特别感动。
你打来的每一通电话,都让我感到无比开心。
我这些年攒下的钱都放在床头柜那本存折里了。
你爸走后,我就开始省着花钱了,每个月都会留出一部分存起来。
起初是为了给你凑学费,后来又操心起你的婚事了。
我明白如今买房有多难,这些钱就想着能让你轻松点儿。
这些钱全都归你啦,爸就盼着你能把日子过好,找个贤惠的姑娘成家,多给我添几个孙儿,我在那边会一直保佑着你们。
孩子啊,你得记着,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身体棒和过得开心才是顶要紧的。
不管你以后多有钱,都得心怀感激,好好对待身边的人,特别是老婆和孩子。
"宝贝,爸爸一直都很爱你。"
信的末尾,父亲认真地签上了名字,还写下了日期,这封信是一个月前写的,好像他那时就有了某种预感。
赵明辉眼里噙着的泪让视线变得模糊,一滴滴落在了信纸上。

他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好像能从这些字里行间,触摸到爸爸那浓浓的爱意和深深的叮咛。
他手抖着打开存折,眼睛瞪得老大,简直不敢相信--里面居然存着三百万!
他怎么也没料到,一位平平常常的小学老师,居然能存下这么一大笔钱。
刹那间,他懂了爸爸这些年的节省:衣服穿了几年都不舍得换新的,食物专挑便宜的买,从不买贵重的东西,哪怕是一点点享受都不愿给自己。
原来,爸爸正悄悄地攒着每一分钱,都是为了给他做准备。
"爸……您咋能这样呢?"赵明辉哭得话都说不连贯,"我宁可您拿这些钱把自己照顾好,也不想您这么累。"
那一刻,赵明辉突然觉得,爱原来这般沉重,像块大石头压在胸口,让他连气都难顺畅地喘。
这钱对赵明辉而言,有着非同小可的重要性。
他和李佳都订好婚了,正打算买房子结婚呢,这三百万刚好能当买房的首付款,好让他们能快点步入婚姻的围城。
更关键的是,这东西凝聚着父亲的心血,是母爱的体现,他得好好对待。
【02】
次日,赵明辉揣着存折和爸爸的离世证明,去了河滨农商银行。
存折记录表明,这笔存款是存三年的定期,离到期还有两个月时间。
但因有特殊状况,赵明辉想早点把存款合同给解除了。
踏入银行那一刻,赵明辉心里五味杂陈,很是压抑。
这钱是父亲一辈子辛苦攒下的,他得小心处理才行。
银行大厅又大又亮堂,来办业务的顾客没几个,几个窗口前就排了小段队伍。
"你好啊,我来这儿想办个事儿。"赵明辉走到一个办事窗口前,对里面坐着的女工作人员说道。
"请问是做什么业务呀?"女职员面带微笑,客气地问道。
"我爸爸走了,我想把他的遗产继承一下,把他存在银行的钱转到我名下。"赵明辉边说边把存折和爸爸的死亡证明放在了柜台上。
女员工把材料接过来,认真翻看了一遍,接着在电脑键盘上敲了几下。
他的脸色慢慢变得为难,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说:"真不好意思,先生,我们银行有规定,不是账户主人自己,是不能操作账户的。您得等存款到期了,让账户主人自己来取钱才行。"
"可我爸爸都不在了,他咋可能自己来拿钱呢?"赵明辉满脸疑惑,语气里透着点焦急。
女职员面无表情地说:"您这种情况得先去做个继承公证,之后跟我们理财经理约个时间办特殊业务。不过现在约特殊业务,得排到三个月以后了。"他好像对这种事已经习以为常。
"三个月以后?可我爸爸的钱两个月后存款期限就到了呀,要是到时候没人去取,就会自动变成活期,那会损失好多利息呢!"赵明辉提高了声调,"再说,这是我爸爸留给我的遗产,按法律来说,我有权利继承。"
"不好意思啊,这是既定的规矩,我们没办法改动预约的时段。"女职员一脸漠然,声音冷冷的,就像在说一件平常小事,"您可以等存款到期了,再过来预约办理。"
"抱歉,能不能麻烦您把主管叫来?我觉得这事儿肯定有办法解决。"赵明辉尽力让自己镇定,可声音还是有些颤抖。
"您稍微等会儿。"女员工抓起电话,快速讲了讲情况,接着跟赵明辉讲,"陈经理很快就到。"
没一会儿,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过来了,他穿着笔挺的西装,神情很是严肃。
"您好呀,我是负责您这边的客户经理陈文。听说您碰上啥事儿了?"陈文说话挺温和,可眼神里隐隐有点不耐烦。
赵明辉又一次把事情说得很清楚,还特别指出他是父亲遗产的唯一接班人,盼着能顺利拿到这笔遗产。
陈文听完,扶了扶眼镜,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赵先生,我知道您现在的情况,但银行也得按规矩来。我们这儿的规矩是,不是账户本人,就不能动账户里的钱,特别是定期存款。您得等预约时间到了,或者等存款到期了才行。"

"但这样我会少拿好多利息,而且我现在就急着用这笔钱。"赵明辉满心无奈,"银行就不能对这种特殊情况想想办法吗?"
"经理,您再仔细想想,我爸都不在了,他怎么可能自己来这儿呢?"赵明辉攥紧拳头,声音带着点颤抖。
陈文还是那副冷淡模样,说:"规矩摆在这儿呢,不是本人来办可不行。您还是另外想个法子吧。"
赵明辉深吸了口气,目光变得坚毅:"行,既然非得我亲自去,那我就照你们说的做。我敬爱的爸爸,肯定会按时到场的。"
陈文一时没反应过来,有点摸不着头脑地望着赵明辉:"赵先生,您这话是啥意思啊?"
"就是表面的意思。"赵明辉一脸冷淡地说,"银行非要我父亲亲自来,那我就如他们所愿。"
话一说完,他便扭头走了,只留下满脸不解的陈文还有其他的同事们。
离开银行后,赵明辉觉得浑身没劲儿。他万万没想到,要继承爸爸的遗产会这么麻烦。他坐在银行门口的台阶上,给李佳打了个电话,把遇到的难处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
"这也太离谱了吧!"李佳听完也气得不行,"银行这么做显然不对头啊,人都去世了,咋可能自己跑去银行呢?"
"我也觉得这规定太离谱了,可银行就是这么要求的。"赵明辉无奈地叹了口气,"我真不知道该咋整了。"
"要不要找律师问问看?"李佳提议说,"这事儿应该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好嘞,我这就去试试。"
之后的日子,赵明辉着手寻找各种应对办法。
他找了好几家律所咨询,还去办了继承权的公证,甚至向银行总部投诉了,可一点用都没有。
银行一直秉持"规则定了就不能改"的原则,非得让账户持有人自己到场才行。
律师跟他说,虽说按《继承法》的规定,他是唯一的继承人,有权继承父亲的全部财产,可银行自己有规定,确实能要求办一些特定的手续。
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等银行排到的预约时段,或者等存款到期了再去处理。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明辉心里越来越焦躁不安。
他跟李佳打算在今年年底之前买套房子然后结婚,要是拿不出这三百万,他们的打算就只能往后拖了。
每次瞧见存折里那笔可观的存款,赵明辉总会忆起父亲这辈子省吃俭用、默默奉献的情景,心里满是感动,却也夹杂着几分无奈。
【03】
某个夜晚,李佳去了赵明辉的家里,见他正呆呆地坐在爸爸的照片前,眼神显得很木然。
"明辉,你是不是还在愁银行那些事儿呀?"李佳温柔地环住了他。
"唉,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觉得特别对不起我爸。"赵明辉紧紧抓着李佳的手,"他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存下这笔钱,就是想让我们以后过得好点,结果现在银行却这么为难我们。"
"别太心急了,咱们再缓缓也无妨。"李佳宽慰说,"阿姨攒下这么多钱多不容易啊,咱们得好好安排。婚礼往后挪挪没问题,房子迟点买也成,不用这么急着办。"
"我明白,可我现在实在是不明白啊。"赵明辉长叹一声,"银行那规定和国家法律明显对着干呢。按《继承法》来说,我是父亲唯一的继承人,父亲的全部财产,包括银行里的存款,我都该有继承权。银行咋就能不把法律当回事儿呢?"
"我看他们就是在甩锅,"李佳皱着眉头说,"或许是怕担责任,或者背后有啥见不得人的好处。"

一阵敲门声响起,打断了他们的交谈。
赵明辉推开门,看到王阿姨和一个不认识的男人站在门口。
"明辉,这是王强,你爸爸以前教过的学生,他现在在殡仪馆上班。知道你爸爸走了,他特地过来探望。"王阿姨说道。
赵明辉一下子明白了,之前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他看到过父亲和一位叫王强的人的合照。
照片的背面有这样一句话:"多谢王馆长这些年一直支持教育事业"。
"王馆长,快请里面坐。"赵明辉满脸热情地迎上去说。
三人落座后,王强对张兰老师的离世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还谈起了张老师曾给过他的帮助和带来的改变。
王强眼眶湿润地说:"我这辈子最敬佩的就是张老师。要是没有他那时候的扶持和打气,我可能早就退学不念了,哪会有现在的出息。那时候我家境特别差,学费都凑不齐,是张老师自己拿钱给我垫的学费,还时不时给我买学习资料和补品。"
赵明辉一脸意外地说:"这事儿,我爸可从没跟我说过。"
王强感慨地说:"张老师就是那种默默做事、从不炫耀的人。所以,当我得知他走了的消息,心里特别难受。我今天过来,一方面是想表达我的哀悼,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殡仪馆那边的事,我已经都安排妥当了,您就别操心了。"
赵明辉真心实意地说:"王馆长,真得感谢您,我爸要是知道有您这么出色的学生,在天上肯定也会特别高兴。"
聊着聊着,赵明辉不由自主地说起了在银行碰到的烦心事,满心无奈又气愤。
"他们居然让去世的人亲自来?这根本就是胡说八道!"王强听了也气得不行,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这明显是银行在甩锅,拿规定当挡箭牌,掩盖他们的不作为和没本事!"
"唉,我也觉得这事儿太离谱了,可人家就是这么定的规矩。"赵明辉无奈地笑了笑说,"我试了好多法子,根本行不通。"
"明辉,你考虑过用些不按常理出牌的招儿没?"王强忽然放低嗓音,眼里掠过一抹狡猾。
"啥是非常规办法呀?"赵明辉听得满脑子疑惑。
王强走到他旁边,悄悄跟他说了几句话。赵明辉一开始吓了一跳,接着眼睛慢慢有了光,但很快又把眉头皱起来了。
"你确认这样做没问题吗?不会惹上什么法律麻烦吧?"赵明辉一脸担心地问道。
"我问过法律专家了,这做法不犯法。"王强挺有底气地说,"银行规定得本人来,那咱就把本人找来。他们又没规定本人得是活人,是不是?"
李佳听王强说完他的打算后,也一脸吃惊地说:"这……这倒是个主意,可会不会太过分了点儿?"
王强斩钉截铁地说:"我觉得,这不算极端,只是让银行尝尝他们那些不合理规定带来的苦果。有时候,就得用点不寻常的手段,才能搞定不寻常的麻烦。"

赵明辉低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王强提的建议真是够大胆的,说不定会闹出大动静来。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许才是让银行直面问题的唯一途径。
王强和王阿姨离开后,赵明辉和李佳就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仔细聊了聊。
"你真打算这么做吗?"李佳一脸担心地问,"这样会不会惹出啥不必要的麻烦啊?"
"我也拿不准,"赵明辉无奈地叹了口气,"可我已经把能想的办法都试过了,全都不行。银行那规定太没道理了,我只是想拿回属于我的东西,那可是我爸爸留给我的遗产啊。"
"要是你真打算这么做,我肯定挺你。"李佳紧紧抓着赵明辉的手,"不管最后啥样,咱俩都一块儿扛。"
赵明辉认真思考了一番后,决定听从王强的提议。
之后的几天里,他跟王强偷偷商量着这个冒险的方案。
王强找了几个在殡仪馆工作的朋友,把需要的设备都安排妥当了;赵明辉则把所有要用的法律材料都准备好了,像继承公证、法院裁决书、身份证件这些,一个都不落下。
他们挑了个周一的早上来行动,毕竟这时候银行里人少,更容易被人注意到。
最终,动手实干的时刻来临了。
【04】
这天清晨,赵明辉特别仔细地打理好自己,挑了身黑色西服穿上,仿佛要去赴一场重大场合。
他盯着爸爸的照片,小声嘀咕:"爸,真对不住,我只能这么做了。希望您能明白儿子的难处。"
早上十点钟,河滨农商银行总行的大厅热闹非凡,顾客们正排着队,有条不紊地办着业务。
猛地,门外响起了一片喧闹声。
几个身着黑西服的汉子,抬着一口棺材,慢悠悠地踏进了银行的大厅。
灵堂气氛凝重,张兰的照片摆在棺木上方,四周环绕着素白的菊花。
抬着棺材的人神情肃穆,脚步沉稳有力,好似在参与一场神圣的典礼。
赵明辉一脸凝重,默默跟在灵柩后头。
一瞬间,银行大厅里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大家全都停下了手头的事儿,瞪大眼睛,呆呆地望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
有些顾客吓得连忙往后退,有些则掏出手机开始拍照片、录视频。
"这……这到底咋回事啊?"保安瞪大双眼,一时竟愣在原地,不知该咋办。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赵明辉大声说着,声音在安静的大厅里传得很远,"我们是来办事情的。我爸爸的存款时间到了,银行说必须他本人来,所以我就带他过来了。"
保安回过神,赶紧上前拦住:"哎,这位先生,这东西……这东西可不能往银行里带啊!这实在不妥!"
"有问题吗?"赵明辉神色平静地反问,"谁规定非得本人亲自来?我这不过是按银行规矩办事罢了。"
此刻,有个银行员工声音发颤地说道:"麻……麻烦等会儿,我这就去找经理来。"
不一会儿,银行负责人陈文就被急匆匆地喊到了大厅里。
他挤过慌乱奔逃的人群,目光触及眼前景象的刹那,脸唰地没了血色,冷汗顺着脑门直往下淌。
"这位大哥,请问您是……?"陈文吃力地吐出这几个字。
"陈经理,您还记得我不?上个月我过来办我爸遗产继承的事儿,您当时跟我说得本人亲自来。"赵明辉语气平和地说,"现在,我按您的要求来了,您看还有啥问题不?"

陈文这才瞧出是赵明辉,一下子窘得不知咋开口:"赵先生,您先消消气,这么做真不合适啊……"
"有问题?"赵明辉提高了声调,"这话是谁说的?是谁非要这么做的?现在我爸来了,我就想问问,银行能不能按之前说的把事儿给办了?"
陈文一时说不出话,额头上的冷汗冒得更多了。
他四下看了看,发现银行大厅里早已乱成一团。
有些顾客被吓得躲到了门口,有些则觉得新奇,拿出手机拍照录像,但更多人对银行的举措感到不满,都批评这规定太没人情味了。
"赵先生,我……这个……我们……"陈文吞吞吐吐,一时不知该怎么说。
这时,一位中年女士站出来,满脸气愤地说:"我刚才就在旁边,这位先生上个月就来了,说他父亲去世了,想来办遗产继承,结果被你们直接拒绝了。这是什么道理?人都去世了,难道还能自己跑到银行来?"
"对呀,这实在太不像话了!"别的顾客也跟着嚷起来,"这不是明摆着给人找麻烦嘛?"
"我也碰上过这样的事儿,"一位老人边摇头边说,"我哥走了以后,他的存款我们家里人就是取不出,最后钱全让银行收走了,连利息都没剩下。"
现在舆论完全偏向了赵明辉这边。银行大厅里人们议论纷纷,声音越来越响,还有人直接拿出手机,打算给媒体打电话,揭发银行的种种不当做法。
陈文瞧着情形有些糟糕,硬是装出镇定的样子说:"赵先生,您能不能先把……",他朝那口大盒子指了指,话到嘴边没敢说出"棺材"俩字,"……把这个弄到外头去,咱们到办公室里细说,保证给您一个让您好受的解决办法。"
"不用这么麻烦,"赵明辉语气平静地拒绝,"上次在办公室里聊了半天,您还是那套说法。今天我就在这儿,当着大家的面,把这事儿给解决了。"
他从包里抽出一沓文件,认真地搁在柜台上,说:"这些是全部的法律材料,有继承公证书、法院裁决书、身份证、死亡证明……啥都不缺。按继承法规定,我是我爸唯一的继承人,能继承他所有财产。麻烦银行按法律给我办手续。"
陈文接过那份文件,手不由自主地轻轻颤抖。他快速浏览了几页,心里不得不承认,这些文件既完整又有用。
他更忧虑的是,银行大厅里越来越混乱,好多人开始掏出手机拍照,这事儿说不定很快就会在社交平台上疯传,让银行的名声遭受重创。
"赵先生,麻烦您稍候片刻,我得去跟领导请示一下。"陈文抹了抹头上的汗,赶紧朝电梯走去。
银行大厅内,紧张的氛围不断升级。保安拿不准该不该硬把棺材搬走,客户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还有人开始现场直播这一幕。赵明辉站在棺材旁,神色镇定且坚决,像是打定主意要打一场持久仗。
李佳轻轻拉住赵明辉的手,眼神里满是鼓励,轻声说:"别放弃,你的选择没错。"
过了十五分钟,陈文跟一个头发白了的男人一块儿走了出来。
"赵先生,这位是我们银行的张总。"陈文介绍时,语气里多了几分敬意。
张总大概六十岁上下,一脸严肃却也透着几分亲切。
他向前走了走,真诚地跟赵明辉讲:"赵先生,先说啊,您父亲走了,我特别难过,真心地安慰您。还有,我们银行员工处理事情的方式让您觉得不舒服了,我替银行跟您说声对不起。"
银行大厅瞬间变得静悄悄的,大家都竖起耳朵,等着听这位总经理接下来要讲的话。
"我们已认真检查了您交来的所有资料,确定您就是合法的继承人。经过讨论,我们决定给您开个绿色通道,马上帮您处理继承的事,把您父亲账户里的钱转到您这儿。另外,因为这事给您添了麻烦,还让您精神上受了损失,我们银行会再给您一些补偿。"

赵明辉压根儿没料到事情会有这样的变化,一时愣住了,问道:"这真能马上办好吗?"
"没错,我早就安排了专人去处理,今天之内钱就能转过去。"张总经理斩钉截铁地说,接着他看向旁边围观的客户们,提高了音量接着讲,"我还想跟大家说,我们银行会全面检查和调整相关业务规定,把继承手续变得简单些,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了。我们一直把客户放在首位,服务质量会不断优化的。"
人群里突然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人大声说:"这才叫有担当!"旁边的人也都纷纷点头,露出认可的神情。
赵明辉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心里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像放下了重担。
他眼神平和地望着张总经理,说道:"感谢贵行的体谅与帮助。我父亲在世时,一直是贵行的老客户,他很信任银行会好好保管他的钱。现在,我很高兴发现,他的这份信任得到了应有的回应。"
"您别担心,这事儿我们肯定会处理得妥妥当当的。"张总点了点头,接着用手指了指那口棺材,轻声细语地试探道,"只是,您看能不能先……把您父亲的事儿……"
"没问题,"赵明辉很通情达理地说,"既然事情已经处理好了,我马上就去安排。"
他朝王强还有其他员工眨了眨眼,他们马上过来,打算把棺材从银行里搬出去。
此刻,张总经理再次开口道:"赵先生,为了表达我的敬重,我希望能陪您父亲走完这最后一程。"
话刚说完,他迈开步子朝前走了几步,对着棺盖上摆着的遗照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
这一举动出乎所有人意料,让现场气氛立刻变得庄重又令人动容。
"太感谢您了。"赵明辉真心实意地说着,眼眶里泛起了点点泪光。
在大家目光的聚焦中,那口棺材慢慢从银行里被抬了出来。
银行大厅里的氛围慢慢回归平静,顾客们各自回到原位,继续处理业务。不过这个不寻常的上午,肯定会深深印在每个人的记忆里。
【05】
后面的事儿进行得特别顺畅。
张总经理之前有过承诺,所以银行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来帮赵明辉办理继承相关事宜,当天下午,张兰存在银行的三百万就成功转到了赵明辉的账上。
银行又额外给了三万块补偿费,算是为之前处理不当的事赔个不是。
事情告一段落,赵明辉便与李佳、王强相约去了一家静谧的咖啡馆。
"真没想到最后是这么个结果,"赵明辉感叹说,"我原先还想着事情会变得更糟糕呢。"
王强笑着说道:"这表明咱们的社会还是在往前走的,要是大家的声音够响亮,媒体的报道够多,那很多问题就会被重视起来,也能得到解决。"
"关键在于,咱们最后还是赢了,"李佳紧紧握着赵明辉的手说,"阿姨为你付出的心血,如今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
"对呀,"赵明辉一边点头,一边目光变得温和起来,"现在琢磨起来,这或许就是爸爸最想看到的。他一辈子都在教育学生,告诉他们要敢于争取自己的权利,不怕有权有势的人。今天,我觉得我没让他失望。"

三人端起酒杯,迎着阳光彼此露出笑容,给这场特别的"战斗"写下了完美的终章。
这个事儿迅速在各大媒体上炸开了锅,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议论。有人夸赵明辉既勇敢又聪明,有人吐槽银行规矩太多太麻烦,还有人感慨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各大银行也从这件事里得到了警示,都开始自我检查并调整了业务规则,把继承流程变得简单了,不再硬性规定"必须本人亲自来办"这种不合情理的要求。
过了一个月,赵明辉接到了河滨农商银行寄来的一封信,信里仔细说了银行为了提升服务都做了哪些改变,还又一次为之前带来的麻烦道了歉。
信的结尾,诚邀赵明辉担任特别顾问,一同参与银行客户服务的优化工作。
"看来他们是真心想做出改变了,"李佳看完信说道,"你准备接受这个邀请不?"
"我应该会答应,"赵明辉琢磨片刻后开口,"这么做不只是为了我爸,也是为了其他可能遇上同样麻烦的人。要是我的事儿能让制度变得更好,让更多人得到好处,那爸爸的离开也就有了点正面的价值。"
这笔意外得来的钱,让赵明辉和李佳的日子有了新的转机。
他们按原计划购置了房产,却没急着办婚礼。赵明辉打算先搞定一件更关键的事儿。
他掏出五十万,设立了一个用父亲姓名命名的"张兰助学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家境不好却成绩优秀、品德良好的学生。
张兰生前教过的几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成了这个基金的首批受助对象。
"我爸这辈子总在帮人,"赵明辉在基金启动现场说道,"他自己省着用,给我存了点钱,可他留下的精神才是最值钱的。我弄这个基金,就是想让更多孩子能被关心,有翻身的机会。"
李佳站在台下,听着赵明辉的发言,眼里闪烁着自豪与柔情。他明白,这个曾因丧母而深陷痛苦的男人,现在已寻到了生活的全新意义与目标。
就在那年的寒冬时节,赵明辉与李佳办了一场既朴素又充满温情的婚礼。
仪式中,他们专门摆了把空椅子,放上张兰的照片,就像他真的坐在那儿,一同分享这份喜悦。
"明辉,阿姨在天上肯定会乐坏了。"婚礼现场,李佳轻轻抱住赵明辉,柔声说道,"他拿一辈子攒下的钱,给我们铺了个好开头,我们可不能让他失望啊。"
"爸爸的爱,还有他那省吃俭用的劲儿,我会一直记在心里的。"赵明辉望着窗外晴朗的天空,眼里泛起了泪花,"说不定哪天,咱家孩子会问起他们奶奶的事儿。到时候,我会跟他们说:你们的奶奶啊,是这世上最棒的人,他的爱和奉献,会一直温暖着咱们。"
结婚后的日子过得安稳又美满。
赵明辉依旧在科技企业里忙碌,还热心投身于张兰教育基金的运作;李佳还是孩子们心中超爱的幼儿园老师,用满满的爱心浇灌着每一个稚嫩的小生命。
过了一年,他们有了一个既健康又可爱的女儿。
赵明辉抱着怀里睡得香甜的小宝贝,心里一下子懂了爸爸的感受--原来当爸爸的,为了孩子啥都愿意干,连自己的舒服和享受都能不要。
这份爱毫无私心,连生死都无法将其阻隔。
"爸,我现在懂您了,"赵明辉心里默默念叨,"我会把您的这份爱一直传下去,让它永远不断。"
现在,一到清明节,赵明辉就会领着家里人,去给父母扫墓。到了坟前,他会慢慢讲着这一年里的点点滴滴,说说自己的开心事和进步。
"爸,别担心,儿子在这儿过得挺不错的。您给我的不只是钱,更是那份沉甸甸的爱和做人的准则。我会一直记在心里,也会把这份爱继续传给别人。"
远远望去,春风轻轻掠过墓园的绿草,送来缕缕芬芳。人的生命终有尽头,可爱却能长存不灭。或许,这正是赵明辉从父亲那儿继承的最珍贵遗产--比那三百万存款,还要宝贵,还要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