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称做488元正规泡浴被认定卖淫不服 起诉被法院驳回

2025-11-05 11:37  头条

"哺乳期按摩师因提供正规服务被拘留"的判决书,今天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法院官网公示。

唐女士起诉警方"错误拘留"的诉求被驳回,462.44元索赔成泡影。

这份判决将一场持续半年的争议重新拽回公众视野--当执法记录仪没有拍到性交易,当女技师坚称"泡浴套餐不含特殊服务",警方凭什么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给她定罪?(据裁判文书网披露,2023年类似"按摩涉黄"案件中,当事人胜诉率不足12%)

双方都拿不出铁证

2023年5月,她在养生会所为男顾客做298元/次的全身精油按摩时被突击检查。

警方笔录显示,顾客承认"加了钱要求特殊服务",但唐女士反驳称"顾客为减刑诬陷",并出示了哺乳期体检记录佐证"不可能冒险卖淫"。

尴尬的是,执法记录仪恰好没拍下交易过程,会所其他技师证言也两极分化。

 执法的灰色地带

查阅公安部《关于规范涉黄案件取证工作的通知》发现,认定卖淫嫖娼需满足"金钱+性服务+合意"三要素。

但实际操作中,"性服务"常依赖当事人供述。某地治安支队民警向财新透露(2024年1月):基层对养生会所的突击检查,近七成靠"经验判断",比如发现避孕套或异常转账就立案。这种自由裁量权,容易误伤正规从业者。

行业污名化

中国保健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持证按摩师超180万人,女性占比63%。但某招聘平台调研显示,86%的女技师遭遇过"隐性歧视",顾客常默认"贵项目=色情服务"。

更荒诞的是,湖南某县甚至出台《按摩店透明玻璃门规定》,用物理隔离自证清白。当执法标准模糊遇上社会偏见,整个行业都在为个别违法者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