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特朗普政府希望"趁热打铁",在短时间内迅速取得进展,尽快达成协议的同时,减少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冲击。根据耶鲁大学的统计,目前的关税将导致美国消费者平均损失2800美元,低收入家庭受影响尤为严重。
美国之所以急于推动与中方的谈判,除了因为国内的经济压力,还与同其他国家的谈判进程受阻有关。
【目前的关税将导致美国消费者平均损失2800美元】
特朗普政府最初的计划是先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然后集中精力对付中国。上个月底,美国方面还表示,正在与15到18个"重要贸易伙伴"进行谈判,首批协议"即将达成"。贝森特当时还说,美国可能很快将与印度签署协议。
结果现在跟美国谈成的只有两个国家,一个英国,一个中国。英国算是稍稍让了步,幅度不大,而中国则是与美国完全对等。
而这种情况让其他国家意识到,美国其实也是非常"虚"的,手里没什么牌可打。只要强硬起来,坚持必要的底线,那么特朗普最终还是会选择后退一步。
12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接受国会问询时强调,日本不会与美国达成不包括汽车关税的初步贸易协定。此外,日本也不会为了保护汽车产业而牺牲其农业市场。
【石破茂强调,日本不会与美国达成不包括汽车关税的初步贸易协定】
在同一场国会会议上,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则重申,日本将继续寻求美国免除所有关税措施。
石破茂政府的目标是消除美国所有对日本关税,包括24%的"对等关税"以及25%的汽车关税。而在上个月举行的首次谈判中,美国坚持保留汽车关税和"对等关税"中10%的基准部分,只削减14%的关税。
欧盟这边,上周四,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份超过100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清单,以征求公众意见。若双方将来无法达成协议,这些商品将会被征收关税。
欧盟现在的强硬让特朗普很生气,在本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甚至直言道:"欧盟在很多方面都比中国更糟糕……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美国掌握着所有的牌。"
但美国真的掌握所有的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否则他也不会等中方的电话一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