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方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中方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所有商品加征34%关税。然而,短短几天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却坐不住了。当地时间4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如果中国不在4月8日之前,撤回此前对美商品加征的34%关税,那么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在34%的基础上,再额外加征50%的关税。"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表示,"如果中方不答应这一要求,那么中美之间的对话大门将被关上。美国将与其他提出谈判请求的国家举行会谈。"事实上,这已不是在过去几天时间里,特朗普第一次对华发出威胁。早在中方对美国商品加税34%后,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称,"中国不应该这么做。"
而在当地时间6日,特朗普在专机上宣称,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让美国"每年损失上千亿美元"。鉴于此,他认为只有中国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问题,美国才会对华取消加征关税。但实际上,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源在美国身上。一方面,美国的经济中心主要集中在金融、科技等领域,而制造业则转移到中国以及其他国家,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导致了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
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发展迅猛,比如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等,这让美国感受到自身的科技霸主地位受到动摇,为此,美方为了维持自身的主导地位,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直接加剧了双边贸易的不平衡。
按照美方公布的"对等关税"生效日期,4月9日正好是美方对部分国家加征高额关税生效的日子。那么,特朗普为何在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华摊牌呢?有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特朗普政府担忧美国顶不住这场关税战所带来的压力。
要知道,虽然关税战没有赢家,但若是谁先顶不住压力,注定将是失败者。尤其是美国,一旦这场席卷全球的关税战失败,那么美国的经济金融霸权将遭到削弱,这无疑与特朗普口中"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背道而驰。更何况,在特朗普发出这番威胁前,他还呼吁美国民众坚持下去。因此,在中方正告美方"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情况下,特朗普只能主动出击,逼迫中方对美妥协。
其次,美方担忧在中方带头反制美方关税的背景下,其他国家也会纷纷"揭竿而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眼下情况的确如此。当地时间7日,欧盟官员谢夫乔维奇宣布,欧盟计划对美方实施两轮关税反制,分别定在4月15日和5月15日。同时,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强调,欧盟对关税谈判保持开放态度,但美欧谈不拢的话,欧盟只能对美"以牙还牙"。
不仅如此,东盟国家也准备开会,应对美方的"对等关税"。换言之,在特朗普看来,中国就是一只"出头鸟",如果中国顶住不退,美国经济必将受损。届时,先不谈其他国家的反击,恐怕美国国内的政客,都会对特朗普政府"群起而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