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加关税,第一个对美投降的国家出现

2025-04-28 11:51  头条

尽管印度总理莫迪上台初期中印关系紧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莫迪改变了态度,中印关系逐渐改善,双方在边境管控、经贸合作和人文等方面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合作。

然而,据4月22日新闻报道,在21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前往印度商讨关税等问题后,不到24小时,莫迪就宣布要对中国加税,甚至还有新闻说莫迪准备接盘被中国暂停接收的波音飞机。

那么,印度为何如此急迫的向美国缴纳"投名状"呢?

印度对美国示好

4月21日,美国出访团的专机降落在新德里机场,美国副总统万斯带着印度裔妻子和孩子公款出游,开启了四天访印行程,他此行的核心任务,是迫使印度在美印贸易谈判中让步。

在当天他与莫迪进行会谈的当天,印度财政部就发布了关税令,宣布对中国钢铁产品加征12%临时关税,有效期200天,而且在两天后,就有媒体报道说,印度看上了中国因关税暂停接收的波音737MAX。

尽管知情人士爆料说,印度急需飞机加快复兴计划,但是这些飞机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印度航空接收这些飞机需投入额外资金改装,且马来西亚航空等竞争对手正在与波音洽谈类似交易,这无疑会让他们的成本增加。

更关键的是,印度民航市场规模仅为中国的1/3,2024年旅客运输量不到两亿人次,比之中国还差的远呢,即便印度航空未来十年接收500架波音飞机,也难以赶上中国市场,这也是他们想美国示好的表现罢了。

之所以印度会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们如今正在中美博弈的夹缝中生存,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26%关税的威胁犹如悬顶之剑,2024年印度对美贸易顺差达数百亿美元,若失去关税豁免,其工程机械、电子产品等关键出口领域将受重创。

特朗普政府近期对印度施压,要求其降低对美商品关税,并配合孤立中国,莫迪试图以加税示好,换取美国对印关税豁免或尖端技术转让,让印度的工厂提高盈利,招收更多的人手扩大规模,缓解印度国内的就业压力。

然而,加征关税虽然短期内庇护了本土产业,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反而削弱企业竞争力,印度钢铁业技术落后、管理低效,保护主义反而延缓转型,波音订单看似"抄底",实则将印度绑上美国制造业战车,核心技术壁垒难以突破。

在此之前,为换取美国90天关税缓刑期,印度已经承诺削减美国商品关税,还开放农产品市场、增加能源进口了,这次他们通过加征中国钢铁关税向美国递出"战略诚意",这样只会让印度一步步失去战略独立性,将印度推向"棋子"的位置。

要知道中国早已有言在先,向美国妥协是换不来和平和尊重的,而且中国也不会接受损害印度这种以牺牲中印贸易关系为筹码的行为,印度必将受到反噬。

在依附与自主的夹缝中,任何"投名状"都难以换取真正的战略自主,当特朗普突然宣布对华降税时,莫迪的"精心策划"瞬间沦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尴尬注脚,这或许正是小国博弈的残酷真相,缺乏产业链深度与战略定力的"站队",终将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