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表态,精准锚定了南海局势的核心矛盾--菲方蓄意侵权挑衅才是紧张根源,这既是对近期摩擦的明确回应,更勾勒出当前南海博弈的清晰图景。

从事实层面看,中方立场有铁证支撑。10月12日铁线礁事件中,菲3003号公务船无视中方17次警告,关闭防撞设备后蓄意撞击中国海警艇,中方公布的多视角视频和航迹数据,让其"碰瓷"本质无可辩驳。而这并非孤例,从仙宾礁到黄岩岛,菲方近一个月来多次派船试探,试图复制"坐滩赖礁"的老套路,步步加剧地区风险。

更值得玩味的是菲方的矛盾姿态。马科斯一边声称"南海争议不能定义中菲关系",承诺对话协商,一边放任船只持续挑衅。这种分裂源于其内外困境:国内反腐抗议引发政坛震荡,支持率低迷,需借南海议题转移压力;同时又想借外部势力壮胆,却发现美方"口惠实不至",仅作表态却未实质介入。

中方的回应则展现出战略定力:既以"依法维护主权"亮明底线,用专业处置挫败菲方挑衅;又以"对话协商"释放善意,呼应东盟国家维护和平的共同诉求。这一立场清晰传递出信号:南海和平的钥匙不在外部势力手中,而在菲方能否停止侵权。若马科斯政府仍将承诺停留在口头,继续制造摩擦,终将错失缓和契机,让自身陷入更被动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