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脸不认人,俄查扣中欧班列货物?还好中国留了一手

2025-02-11 09:49  头条

中国跨境电商的寒冬要来了?2024年10月,俄罗斯大规模查扣中欧班列上的过境货物,这两天美国也开始对我国跨境电商大肆干预,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我国正在通过跨境电商进行不正当竞争。

我们跨境电商的生意做得好好的,到底是怎么得罪了美国俄罗斯?这种小院高墙的政策,真的能锁住我们的跨境电商发展吗?

跨境电商遇双重暴击

俄罗斯这两年是真的被我们的跨境电商给整怕了,中欧班列开通之后,我国的商品可以一路畅通无阻的穿过俄罗斯抵达欧洲。

作为我国和欧洲重要的贸易通道,中欧班列的开通是一件好事情,但俄罗斯突然对这些货物下了禁足令,以各种理由滞留、查扣,不少商品因此无法按时抵达欧洲客户手中。

跨境电商的世界里时间就是金钱,一笔订单从中国发货到欧洲,物流时间一般是精打细算的,一旦耽误轻则引发客户投诉,重则导致订单取消、货物退回,甚至还会面临违约的赔偿。

虽然国家政策是整个交易活动中的不可抗力,但买家可不会管这些物流问题,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有是迟迟未到的包裹。

延迟到货的次数多了,中国商家积攒下来的良好口碑也就逐渐坍塌了,俄罗斯的一系列操作,硬生生把不少中国卖家的信用分,拉到了谷底。

2月4日,美国邮政服务也毫无预警地宣布,暂停接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入境国际包裹,美国是我国跨境电商的最大市场之一,许多卖家都依赖美国订单生存。

消息一出大量订单瞬间被取消或延迟发货,好不容易从俄罗斯限制喘过气的跨境电商,又被美国给了当头一棒。

虽然不到一天美国邮政就撤销了这项禁令,但损失已经形成了,有的货物被迫滞留在中途,订单没了成本却收不回来。

就在禁令发布前几天,特朗普刚刚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我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取消了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货物关税豁免。

这一豁免原本是不少跨境电商赖以为生的政策之一,小到几美元的小商品,大到几百美元的电器都在免税范围内,带动了国内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这一取消直接断了这些企业的后路,许多原本靠着低价优势打入美国市场的商家,一下子失去了竞争资本。

一连串的打击让不少跨境电商企业直呼难做,曾经的对外跨境电商是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无数人在其中淘金。

可现在风向似乎变了,俄罗斯卡脖子,美国设门槛,跨境电商到底怎么了?

或许是我国跨境电商哪吒闹海,真的让这些发达国家扛不住了。

我国制造出海新路径

虽然俄美两国的打击,让跨境电商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但这并不代表我国跨境电商就彻底无路可走。

我们中国人从来就不惧怕严峻的形势挑战,现在我国跨境电商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生命力。

我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中国制造的商品的成本和质量,是其他国家根本就无法比拟的,就算这些国家拼了命的对我国跨境电商设置门槛,但我们的优势依然改变消费者的选择权。

更何况跨境电商这种模式本身就具备相当大的优势,传统贸易模式的商品一般要经过层层代理、经销商、零售商等多个环节,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跨境电商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卖家们可以通过平台将商品卖到全球各地,消费者也可以直接下单,没了中间商赚差价,交易成本自然也就便宜了不少。

2024年的双十一购物节,不仅是在国内电商平台上掀起了消费狂潮,也蔓延到了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

许多国外消费者都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中国货,开启了一波反向海淘的热潮,不管是服装鞋履、家居用品,还是3C电子,甚至是重型机械设备,中国制造的商品几乎覆盖了所有消费品类。

前有欧洲人抢购中国电热毯,后有国产三轮车制霸美国市场,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早已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跨境电商已经将世界经济的活力,给激发起来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东南亚、中东、非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及欧美,但人口众多,消费需求旺盛。

我们生产的商品在这些地方,绝对是碾压级的存在,发达国家生产的进口商品价格太贵,甚至还质量不佳,所以中国制造收到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人们的追捧。

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北美市场大获成功,Shein则成了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服装与时尚网站。

为了让跨境电商发展得更快更好,咱们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政府设立了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过在税收、支付和通关等环节上采取有效手段,让跨境电商交易变得更简单、更方便。

我国还在不断完善国际物流配送体系,建立了高效、智能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让商品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送达全球消费者手中。

2023年咱们处理了31.1亿件发往国际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邮件,中欧班列也一共运行了1.7万趟,运送了190万个标准箱的货物。这些年中国搭建的遍布全球的基础设施,就像给跨境电商装上了加速器,让它真正实现了起飞。

美俄为啥处处刁难?

世界局势就是这样,一方欢喜一方忧,迎接着我国跨境电商起高楼,美国和俄罗斯坐不住了。

俄罗斯也并不是专门针对我国,而是面临的国际压力实在是有点大。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多国对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俄罗斯不仅要面对战场上的多国部队,还要承受经济上的多方制裁。

为了削弱欧洲的援助能力,俄罗斯开始将目光放在了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上,俄罗斯非常害怕这些民用物品中的部分物资,在经过改装后会流向乌克兰战场。

虽然这个推断这是俄罗斯的臆测,但战争由不得半点儿戏,俄罗斯依然选择严查扣中欧班列的货物,防止可能的援助物资输送到欧洲。

所以我们的跨境电商,算是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躺枪了,大量商品滞留无法及时送达客户手中。

美国的动机就更加复杂了,这些年我国发展的速度太快了,中国速度也成了美国恐慌的根源。

我国跨境电商以价格优势在美国市场大受欢迎,小额商品关税豁免政策,让不少中小企业能将物美价廉的商品,直接送到美国人手中。

但这显然对美国本土的制造商和零售商不太友好,再加上特朗普一向遵循的是美国优先政策,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商品在美国大行其道呢?

特朗普的加征商品进口关税和取消小额商品关税豁免,说到底也就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企业罢了,既然自家的企业不争气,那就只能通过政策,让我国商品的成本陡然上升,来抵消中国商品的竞争力。

而且这两年中美之间的政治斗争也一直没有停息,美国是对我国崛起最为忌惮的国家,无论是早前的华为、中兴事件还是如今的Shein、Temu,美国担心我国科技和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会动摇其在全球经贸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所以国家安全成了美国已经用烂了的借口,科技发展会影响国家安全,到现在跨境电商也依然被美国指责,通过最低限度条款获得不公平优势。

这些指责根本就缺乏实际证据,如此严谨的官方报告中的描述都是或许、可能、似乎等不确定的表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是在美国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只要能打击中国那便足够了。

不过美国的这种做法注定难以持久,我国的商品竞争力摆在那里,消费者可不会完全的听命于美国政府,他们只会选择更懂消费者需求和更具性价比的商品。

现在的中国制造,早就已经在美国消费者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即便美国政府不断施压,消费者的选择才是市场的最终决定力量。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总额仍然达到了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这一增速远高于外贸整体增速,哪怕跨境电商面对国际压力,依然具备强大的韧性和增长潜力,所以美国的小院高墙政策,注定会破产。

结尾

那我国跨境电商怎样在国际市场的围追堵截中逆风翻盘?一方面企业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能力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另一方面政府和行业协会,也需要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财税、通关和物流体系,为企业出海提供更多便利。

只有这样中国制造的商品,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让整个世界都遍布中国红。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