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仍有纪念岳飞的诗歌流传:"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缘由分析,令人叹惋
韩信白起,项羽岳飞,这四位哪一位拿出去都是惊世人杰、军事天才,可以说能卷动一时之风云,但四人偏偏就不得善终,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第一点,功高震主。这四位除去霸王项羽之外,都是为人臣子的部将,即使再能征善战,也是为主上、为皇帝去征战,而不是为自己。而这就牵扯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心的畏惧。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白起坑杀赵卒,岳飞的军队更是被人称为岳家军,这让皇帝、主上如何看待?所以白起被赐死,岳飞被赐死,韩信更是被自己的好友给诱到长乐宫钟室被坑杀,夷灭三族,原因就在这里。当人失去了制衡的手段,恐慌和不信任就会如藤蔓一样在内心生长。
第二点,就是政治才能的缺失。这一点中项羽、岳飞尤为严重。
要知道,最初的韩信是项羽门外的看门小卒,项羽本身也勇力过人,力能扛鼎,那为什么会在争霸天下中败给刘邦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虽然豪气却不大气,反而对自己身边的将军十分小气。
他轻视出身贫寒的人,不肯给出承诺和利益,更是赏罚不明,即使有人立了功他还不舍得提拔,要知道这在兵家中可是大忌!正因项羽有贤能而不会任用,才兵败乌江,惨淡自刎。
而对于岳飞来说,政治上的问题就更为严重一些。岳飞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为民,被百姓敬爱,后人称为岳武穆,但对于皇帝来说,岳飞却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对于当时的宋帝赵构来说,他想投降求和,但岳飞却力主抗金,与他的想法背道而驰,引起了他的不满。更何况岳飞手握重兵,自然会引来赵构的猜忌。
而岳飞又没有政治方面的花花肠子,不懂得放权、自污,反而愈发受手下、百姓爱戴,赵构的猜忌便越来越重了。这种猜忌愈演愈烈,到最后便只能由一方死亡为告终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岳飞要迎回徽钦二帝,这引来了赵构的不满,因为徽钦既反,此身何属?因此将其赐死。但此种说法乃是小说家所言,真相究竟如何,还要人细细商榷。
而其它两人也因为政治才能的缺失最后不得善终,白起骄横跋扈、不懂藏拙,韩信锋芒太盛、殃及主君,正因如此,两人才会被嫉恨、被猜疑,最终导致了令人叹惋的下场。
小结:
身为名将,不仅要有军事才能,更要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否则很容易被主上猜疑乃至嫉恨,导致不好的下场。
同时,良好的政治才能不仅能成为一道"护身符",更能让人深刻地理解战争背后的深意与目的,做到更好的战略规划、更好的战术调整。因此,政治才能也是名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