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弟弟被5岁姐姐调座椅误压身亡 父母反告车企败诉

2025-08-14 16:27  头条

上海一对父母带俩娃出门,等红灯的功夫,5岁姐姐调了下座椅,就这一下,坐在第三排的2岁弟弟没了。

事后家长把车企告了,索赔200万,说座椅设计有问题。但法院判了:车企没责任,主要是家长没看好孩子。

法官那句"监护不到位,再安全的车也护不住娃",真该让所有家长记牢。

那天是周末,宗某开车,媳妇带着5岁女儿坐第二排,2岁多的儿子自己在第三排玩手机。

红灯亮了,车停下。媳妇突然看见女儿把座椅调得很低,赶紧回头--坏了!座椅靠背死死压住了儿子的头,孩子趴在下面一动不动。

送医院抢救,医生说孩子是被座椅挤得缺氧窒息,没救回来。

家长想不通:为啥座椅没自动停下?为啥没贴显眼的警告?车企必须负责!

但车企拿出了证据:车是合格出厂的,用户手册里明明白白写着"小孩必须用安全座椅""没放好可能致命"。

法院查了半天,说问题不在车:

第一,2岁娃没坐安全座椅,违反了上海的规定;

第二,让5岁孩子随便调座椅,家长居然没盯着;

第三,孩子被压到窒息,不可能一点动静没有,显然是家长没上心。

法官的话挺扎心:"要是真把孩子安全放心上,能等到出事才发现?"

车企真的没责任吗?法律划了条线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很多车都有防夹功能啊!

确实,现在新车越来越贴心了。

深蓝S7的座椅,挤到东西会立刻弹回去;腾势D9调座椅时,碰到人就自动停;理想的后排屏幕更厉害,不光能感觉到阻力,还能"看"到有东西挡着,反应特别快。

但法院说了:这些是加分项,不是必须的。

法律对车企的要求是"合理安全",不是"绝对安全"。这辆车是手动调座椅,全程由人控制,只要家长及时喊停,根本出不了事。

而且今年刚实施的汽车防夹新规定,管不了2021年出厂的老车。就像法官说的:"车企的责任有边界,警告不能替家长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