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享有的独特霸权地位,是美国长期维持贸易逆差的一个关键因素。
美国通过大量进口商品,以此作为输出美元的途径,确保美元在全球市场上的流通性。
随后,通过美债等金融工具,资本得以回流美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在这个运作机制里,美国无疑是受益方,凭借其美元霸权,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这一地位从其他国家的发展成果中获利。
如今,想一口吃成胖子的特朗普,既要制造业回流美国,又要在金融领域占据绝对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等关税出炉。
面对特朗普强硬的态度,国际社会的反应也泾渭分明。
中国、加拿大甚至欧盟表态要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俄罗斯由于多次被美国制裁,这次成了唯一的漏网之鱼,美国财长贝森特:俄罗斯不在关税清单上是因为我们不与俄罗斯进行贸易,他们被制裁了。
在访问俄罗斯期间,王毅外长直截了当的表示,如果美国方面撤销对中国征收的那些不合理的关税,中美两国完全有能力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和谈判来化解贸易上的分歧。
然而,要是美方固执己见,继续坚持这种做法,中方必然会采取坚决的反制措施。
而加拿大总理卡尼也明确指出,一旦特朗普政府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加拿大已经规划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中就包括向美国商品征收反制性关税。
还有一类是有妥协意向的国家,比如在特朗普预热对等关税计划时,韩国现代汽车跑去美国宣布投资210亿美元,印度计划对美国一些商品取消关税,日本高层远赴华盛顿打起感情牌,试图赢得关税豁免。
从这个角度出发,4月9日才生效的对等关税,在剩下的时间,成为了有意妥协国的谈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