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五艘中国破冰船北上太平洋,直逼阿拉斯加的北极地区做科研,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然而美国立刻拉上印尼、英国、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搞军演,摆出一副"堵门"的架势。有意思的是,他们一字不提反华,只不断强调"维护安全"和"保障自由",明显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为什么这么说?
先看这"十二国联军"的组成,真正积极的只有日本、澳大利亚等几个美核心盟友。日本刚把军费提至GDP的2%,正愁没机会秀肌肉;澳大利亚则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急先锋。但欧洲国家就显得三心二意,比如法国,虽参与军演,却公开拒绝美国将军费提至GDP5%的要求--明显不想把所有筹码押在美国这边。这种松散的合作,很难真的办成什么事。说到底,美国想靠拉帮结派围堵别人,已经越来越不管用了。
再往深处看,这次行动背后是美国"印太战略"的系统布局。近年来,美国在关岛部署了"濒海作战团",配备反舰导弹和无人机,声称能快速封锁关键海域;陆军还组建了"多域特遣部队",紧盯太平洋岛链。这些部署防的是谁?不言自明。但中国海军这十年早已实现远洋训练常态化,从亚丁湾护航到西太平洋演习,海空协同作战能力大幅提升。这次五舰北上,就是要传递一个信号:太平洋不是谁家的后院,公海训练我们照常进行。
有人可能纳闷:为什么美国这次死活不直接提"反华"?其实全是算计。一方面,是自己盟友体系的尴尬,法国、韩国等都明确不愿选边站,美国目标定的太大,反而可能吓跑更多盟友;另一方面,中国海军实力快速提升,这次阅兵将展出的新装备中就可能包括无人潜艇。所以美国人才会打着"维护安全"的模糊旗号搞军演,既想施压,又预留退路。
但美国这种做法,在国际法上根本站不住脚。连美传统盟友澳大利亚都曾承认,中国在公海训练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讽刺的是,美国常年去别人家门口搞"航行自由",甚至擅闯岛礁12海里,如今却对中国合法训练指手画脚--双标得实在太明显。从根本上说,这场风波反映出全球海上力量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以往美国把太平洋视为"自家泳池",但如今中国每年有数十亿吨货物经由海上运输,保护航运安全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威慑力量存在。这次5艘破冰船上阵,展示的是咱们有在北极地区开路的能力,就是在守护中国的"经济生命线"。美国千方百计拉团围堵,正说明他们对自己的霸权越来越不自信。
大国博弈就像对弈,一看策略二看实力。美国都拉帮结派了,却还不敢明说,是想抢占道德高地,也是对自己实力不自信;中国照常训练、稳步提升,是用行动回应挑衅。其实谁在破坏规则、谁在维护权益,各国心里都清楚。公海不是谁的私人领地,航行自由更不是美国独享的权利。中国始终秉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原则,但若有人非要挑衅,我们也有实力回应--今天的中国海军,早已不是过去那支近海舰队了。真理和公正,终究要靠大炮和剑锋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