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目标靠近红海,战斗机无须进入到也门领空纵深,可减少被防空系统打击的可能性,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胡塞武装的防空系统固然没有那么强大,但之前也曾击落过美国的多架"死神"无人机。在和阿拉伯联军作战中,击落过F-15和F-16,以色列空军也不能掉以轻心。
"战区"等多家外媒刊发的现场图片。
第三是打击油库更容易"出效果",油库一炸会燃起熊熊大火,不管这个目标军事价值有多大,足以"彰显"以空军的强大实力。
张学峰认为,在武器的选择方面,很可能包括相对传统的"杰达姆"炸弹。目前以色列的F-35主要使用"杰达姆"制导炸弹,对地打击弹药可选择的不多。而F-15则可以发射以色列本国研制的多型防区外发射导弹,包括"黛利拉"等,这样可以进一步确保飞机安全。
会成为常态化打击模式吗
"战区"的文章称,对也门的打击也标志着以色列失去对胡塞武装的耐心。而胡塞武装发言人则表示,该组织的回应是"不可避免的"。之后不久,以色列南部城市埃拉特的居民报告说听到了爆炸声,而社交媒体上出现的视频,声称以色列在那里"激活了防空系统"。据法新社7月21日报道,以军当天表示,他们拦截了一枚从也门向红海度假胜地埃拉特发射的导弹。
张学峰认为,对特拉维夫的袭击,展现了胡塞武装有能力对以色列进行远程攻击。但这样的成功能否持续和复制还要打个问号。不排除胡塞武装对无人机进行了改进,比如增大射程、降低飞行高度、提高突防能力。但实际上,对以色列城市的成功袭击,更多依靠的是以色列犯错。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包括其他力量对以色列进行了多次远程无人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袭击。按以方的说法,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发动了200多次袭击,其中绝大多数都失败了,或被美军舰机或被以色列防御系统拦截。只有对特拉维夫这次袭击造成了以色列人员伤亡。美联社也引用国际战略研究所导弹专家兼研究员法比安·欣茨的话说。"距离太远,(胡塞武装)很难发射造成重大破坏所必需的那种'弹幕'。"
而2000公里对于以色列来说,也绝对不是能够进行常态化、大规模打击的距离。张学峰认为,首先,以色列在目标选择上,选择这种大型的基础设施尚可,但难以选择一些机动的军事目标,这就很难对胡塞武装构成实质性削弱。因为以色列目前对胡塞武装的侦察主要通过卫星。以色列虽然有一些无人机可以飞到也门上空,比如"苍鹭"无人机,但这类无人机的生存能力有限。
当然,以色列还可以依赖美国的情报,但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情报也是有限的,而且美国要想打击胡塞,派出自己的舰机动手反而更快一些,没必要让远在2000公里外的以色列出手。以色列加油机的数量也并不多。目前以色列有7架波音707空中加油机,已经比较老旧,难以支撑高频率的打击。
不过,张学峰表示,目前以色列主要对手仍是加沙地带的哈马斯,还要为打击黎巴嫩真主党做好准备,也会偶尔打击一下叙利亚境内目标,没有足够精力和力量去对也门胡塞武装进行大规模、常态化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