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哪吒长啥样?最早的哪吒既没有乾坤圈,也没有黑眼圈(2)

2025-02-13 10:54  正观新闻

唐宋时期,随着哪吒知名度的提高,他的形象和身份也经过多次演变。

有托塔的,《毗沙门仪轨》记载:"令第三子那吒捧塔随天王。"

有观音化身的,《图像集》卷5引《天王念诵法》记载:"那吒为十一面观音变现,左手持宝棒,右手与愿印。"

有十面十眸的,《嘉泰普灯录》记载:"那吒十面十眸动,无相灵光翳日轮。"

有八臂三眼的,《禅宗颂古联珠通集》记载:"摩天鸩鸟九头毒,护世那吒八臂长……八臂那吒三只眼,双槌擂鼓转船头。"

当然,也有现在人们最熟悉的三头六臂版哪吒,《景德传灯录》记载:"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哪吒闹海》中三头六臂的哪吒

此后,经过《三教搜神大全》《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等多部杂记小说改编,到了清代时期,哪吒三头六臂、手拿乾坤圈、脚踩风火轮的形象逐渐固定,成为如今人们熟悉的哪吒。

如《锋剑春秋》记载:"第四位头梳丫髻,脚踏风火轮,乃是哪吒三太子。" 《何仙姑宝卷》记载:"哼哈二将前来到,三头六臂哪吒身。"

少年英雄,哪吒形象的核心设定

对于"80后"来说,他们对哪吒最早的印象应该来自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

该影片内容主要取材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和元明《三教搜神大全》等古籍记载中的神话故事,讲述了陈塘关李靖之子哪吒与东海龙宫之间的恩怨情仇。

《哪吒闹海》中的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