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拍摄自己"偷"甘蔗视频。
越来越多的游客顺着视频,找到眉山来,加入游戏。童鹏飞告诉记者,目前每日前来当"小偷"的游客已经突破了1000人。
游客的增加,也让游戏的一些隐患开始显露,"出现过几次游客受伤的情况,崴到脚踝,或者是被甘蔗头蹭破小腿这些,好在都不严重。"童鹏飞说他已经尽力避免了,"每次我都向游客提醒,不要激情过头了,不要过于追逐嬉闹,小朋友们一定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参与,但还是有崴到脚的情况。"
甘蔗林。
日销售额近万元
有游客建议在"偷"甘蔗游戏中加入剧情
安全上面的隐患,童鹏飞显得很无奈,但面对给游客买保险的提议,他觉得很不可思议。"一根甘蔗最贵才15元,哪里有多的利润给游客买保险。让游客自己买,可能就没人来了。"
童鹏飞坦言,"偷"甘蔗模式开始运营后,日销售额有了巨大的提高,多的时候近万元,销售模式也从原来"批发",变为"批发+零售"。
这个数字是童鹏飞此前完全不敢想的。坐在甘蔗地的阴影里,原本肤色就比较暗的童鹏飞显得更黑,搓了搓指甲里的泥土,告诉记者,2009年,初二还没读完,他便离开了校园,推着三轮车在眉山街头炒玉米花售卖。
从那时起,童鹏飞便每天都在想着挣钱。但在卖甘蔗之前,童鹏飞做的最大的生意是送外卖,一个月挣的还没如今一天卖的甘蔗多,只有五六千。
卖甘蔗是从2019年开始的,那年童鹏飞23岁,在街面上摆地摊卖。4年后,童鹏飞拿着积蓄,开始种甘蔗,一直到今年。
面对网上巨大的流量,和线下络绎不绝的游客,童鹏飞很兴奋。"我现在每天只睡2、3个小时,每天都在接游客的电话,告诉他们定位,告诉他们甘蔗的价格。"
但当记者问到未来的规划,童鹏飞愣了一下,告诉记者他没想过,随后补充了一嘴:"在田埂旁开一个农家乐吧。"
童鹏飞告诉记者,目前他脑子里最大的事情便是当晚已经有150批客人预定了"偷"甘蔗,按一批至少3人来计算,晚上还要来至少450人。指着田埂上的小路,童鹏飞正说着,电话又响了,当晚预订"偷"甘蔗的客人变成了151批,这批客人还提了一个额外的要求,希望能在游戏中加入剧情。
但童鹏飞对着电话嚷道:"我的天啊,真的不行,我真的忙不过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