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式批次录取不同, 征集志愿往往分数线较低,学生捡漏的可能性也更大 ,不过,近年来,在就业大环境的影响下,许多高校虽然进入到了补录环节,可成果依旧微乎其微, 还是不受学生待见 。
目前,正值2024年高考录取阶段, 各地的第1轮录取工作已经陆续结束 ,从各省市公布的数据来看, 首轮录取结果并不理想 ,很大一部分高校都没能完成招生计划,需要进行征集志愿。
值得一提的是,需要征集志愿的高校中, 不仅有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诸多高校 , 甚至还有大量实力强悍的985工程大学 !
2024年高考,大量985大学"爆冷",共148所大学进行征集志愿
在高校合并浪潮的影响下, 我国诞生了越来越多综合性大学 ,办学规模很大,学科门类齐全, 但冷门专业也比较多 ,近年来,在就业大环境的影响下,冷门专业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小, 即便是985、211大学中的冷门专业 ,也备受学生和家长嫌弃。
2024年高考,提前批次录取中, 我国多所985大学招生遇冷 , 比如在全国高考竞争最激烈的河南省 。
河南省是我国最主要的人口大省之一, 也是常年稳居全国第一的高考大省 ,2024年, 河南省高考生人数已经达到136万 ,重点大学却只有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 两所,高考竞争比往年还要激烈。
然而, 即使是在重点高校资源非常匮乏、高考竞争非常激烈的河南省 ,也还是出现了许多严重遇冷的985、211重点高校。
从初步数据看, 河南省高考提前批次国家专项计划中 , 竟然有148所高校需要进行征集志愿 ,让人深感意外, 其中更有超过20所985高校,和40所211高校 ,总体空缺名额在200个以上。
其中, 包含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五的浙江大学 ,浙大是首批985和尖端985,是公认仅次于清北的高校之一, 位于拥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市 ,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按理说,浙大这一级别的高校应该是"半个名额也难求",但在河南省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 浙大竟有11个空缺名额 ,主要包含三个专业类型, 分别是工科试验班(材料、化学与高分子)、智慧海洋、理科试验班(生物、环境、化学与地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也未能幸免,在河南省一共有8个缺额 ,其中三个专业类型都非常冷门, 分别是工科试验班(智能土木类)、工科试验班(智慧生态环境类)、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类) ,只有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的化学专业 还相对好一些。
北京理工大学也榜上有名,在河南省共有9个缺额 ,专业类型是 理科试验班(理学与材料 菁英 班) 。
此外,还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 等,都是在河北省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 爆冷 "的985高校。
再看看遇冷的211大学 ,同样不在少数, 首先是合肥工业大学 ,本部和宣城校区一共存在 24个 缺额,专业主要是 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环境工程 等。
还有北京邮电大学 ,纵然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综合实力非常强悍, 缺额却也非常多 ,一共有 12个 ,学科门类分别是 金融科技,智能交互设计,以及大数据管理 。
还有同坐落于北京市的北京科技大学 ,一共有 14个 缺额,分别是 土木类和矿业类 两大专业门类。
以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江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等211高校,在河南省都存在一定缺额。
总之一句话, 今年河南省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大量985、211高校严重遇冷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有两点, 首先,河南省被众多高校视为重要的生源基地 ,各高校在河南省也会投放比较多的招生名额,希望招收到更多优质生源。
只可惜,不同高校心思不一样,有的高校认为,河南省高考竞争激烈, 即使投放的是冷门专业,学生们也能欣然接受 ,于是在提前批次投放了大量冷门专业。
但是,这些高校失策了,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 ,河南省的高分考生早已不再愿意报考冷门专业, 即使是985、211大学,也不能例外 。
其次,在提前批次招生中,很大一部分考生已经不再愿意服从调剂 ,毕竟即使无法在提前批次被录取,也不会影响接下来的志愿填报。
两方面共同作用, 直接导致大量985、211、及实力派本科大学 ,在河南省的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中严重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