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真材实料都白搭,印度派出国际宣讲团又吹了哪些牛?(3)

2025-05-27 10:05  网易

说回宣讲团的事,印度军政精英的"胜利情结"有着复杂的历史成因。1962年边境冲突的创伤记忆,与1971年肢解巴基斯坦的"辉煌胜利"交织,形成独特的战略文化。这种心理机制在阵风战机采购案中显露无遗:支付88亿美元天价采购36架战机,单价都超过F-35了,却未能获得核心技术转让,反而陷入更深的对外依赖。

印度自主研发的武器陷入尴尬境地,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宣称"阿斯特拉"导弹射程达160公里,但实际测试中因导引头性能不足,有效射程不足80公里。这种"参数跃进"与实战能力的脱节,迫使军方继续依赖进口装备,形成"自研宣传-进口依赖"的恶性循环。


而在日本宣讲会的冷场不是孤立事件,印尼、马来西亚等后续站点同样遇冷。在阿联酋迪拜的宣讲会,当地媒体关注点却是印度劳工权益问题。这种认知落差源于印度长期存在的"宣传泡沫"。

印度的战略困境本质上是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缩影,拥有的实力,满足不了膨胀的野心。在一场场惨败之后,印度只能通过自我欺骗的手段去麻醉自己的国民,而面对国际的质疑,印度能做得不多,毕竟吹了这么多牛,却拿不出任何证据。只能通过外派宣讲团这样幼稚的方法去安慰自己。但国际政治不相信特效渲染的虚拟胜利,只承认基于实力构建的真实话语权。印度必须正视自己的问题,才能走出当下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