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除夕不一般,腊月二十九除夕,有啥说法?除夕是几月几日

2024-10-24 09:09  头条

距离2025年除夕仅剩96天。节日气氛扑面而来,返乡潮悄然拉开序幕,随之而来的还有钱包的压力和时间的飞驰感。没有腊月三十的春节,让人们在"紧凑"中期待团圆、在奔波中寻找年味。

当倒计时的钟声响起,人们猛然发现:时间又"消失"了一年。仿佛前一秒还在感叹2023年的跨年热闹,这一秒就要面临2024年的终章。这种时间感的悖论,早已是现代人心中的常客--日子走得飞快,可钱包偏偏塞不满。这年头,不少人每天抱着KPI和银行卡余额入睡,"时间飞逝"成了全社会共同的无奈。

然而,今年的春节却稍微"跑快"了些--1月28日过除夕,比去年来得早一些,而未来几年大家还要习惯除夕定格在腊月二十九的事实。这背后的原因是农历闰月的调度:给你多安排一个月,却把那种"年味"再压缩了一点。无论时间怎么安排,大家心里都想着一件事:回家,过年。

和往年一样,元旦一过,不少人就开始提前计划抢票返乡。2025年春节的"早到"无形中压缩了大家的时间规划。一边是票难买、一边是钱包撑不住,现代人在节日前的烦恼,和"想回家"的执念形成了鲜明对比。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许多人都希望能赶在最后几个月多攒点钱,好让家人面前体面些。

未来几年,腊月二十九就是新的除夕,让不少人觉得"少了点啥"。但事实证明,除夕的仪式感其实和具体日期关系不大--无论是腊月二十九还是三十,团圆才是年味的真谛。

就像每一桌年夜饭的菜肴也未必必须是鸡鸭鱼肉齐全,有时候**一碗热气腾腾的家乡饭**就足以慰藉一颗疲惫的心。对漂泊在外的人来说,家在哪儿,哪儿就是年。那些年年重复的鞭炮声和贴对联的忙碌,其实都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除夕的倒计时不仅是日历上数字的减少,更是对未来的憧憬。每一个走在回家路上的人,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为了一年一度的团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倒计时成了一种特殊的仪式感--提醒我们生活不是只有忙碌,还有期待和温情。

春节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而它的意义不仅限于**团聚的形式,更在于给生活一个新的开端。在高节奏的现代社会里,人们越来越依赖这些特殊的时刻,从仪式中寻找安慰**。无论是团圆饭、压岁钱,还是倒计时那一刻的欢呼,都在提醒我们:幸福感,来源于生活的那些温暖瞬间。返乡的经济压力、时间的紧迫感、企业的人性化安排……这些都折射出一种共同的现实:我们需要通过这些节日,找回心中那份安宁。

腊月二十九是民间里的"小除夕":

腊月二十九,虽然和大年三十的"除夕"只差一天,但是这一天,也是一年当中最后的日子,俗称"月穷岁尽",也就是小年夜,而古人又称其为"小除夕"。

也正是如此,我们老祖宗对于腊月二十九也是非常重视的。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晚辈们要在二十九办一桌酒宴一起来给长辈"别岁",让长辈们在新的一年平安健康,来年另换新岁。

当然腊月二十九这种习俗活动也是由来已久,追溯到历史从周朝的时候就有了,而在这一天,皇帝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以驱逐疫病,并称为"逐除"。

久而久之,我们老祖宗也将"逐除仪式"分为两个"除"。将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是"小年夜",将除夕这一天为大除,即是"大年夜"。所以来说,这腊月二十九"小除夕"也是由此而来。

不过来说,在腊月二十九"小除夕"这一天,还是有一些禁忌和说法的,所以这"腊月二十九,三做三不做"也是这个道理。

"腊月二十九,三做三不做"的意思:

做3事:

第一,腊月二十九,去上坟祭祖。

在传统的习俗文化中,农历腊月二十九有祭祖的习俗,俗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那么为什么在二十九上坟祭祖呢?

其实腊月二十九祭祖古来有之,其中汉代文学家崔寔在《四民月令》这样记载:

"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所以从这句话来说,早在汉代的时候,我们老祖宗就开始春节祭祖活动了,不过由于春节是不能干活的日子,后来老祖宗又把祭祖的日子改为"腊月二十九"。

那么腊月二十九祭祖的意义是什么呢?

其实祭祖的习俗由来已久,这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所以祭祖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二,腊月二十九,家家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是一个非常忙碌的日子,在童谣里有这样一句话:"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九,家家蒸馒头"。

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是要蒸馒头的,当然这一天蒸馒头也有两个寓意。

①我们老祖宗认为,只有到了大年初五,才真正的过完年。

所以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是不能做饭的,这也是民间里的一个风俗。

所以要提前准备这5天的饭,而大年三十这一天更忙,腊月二十八,家家把面发,所以腊月二十九这一天蒸馒头也是表达了其中的意思。

②"蒸馒头",按照老祖宗的话来说,也具有"蒸蒸日上"的意思。

而腊月二十九这一天也是"月穷岁尽"的日子,所以在辞旧迎新的这一天,民间老人则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蒸蒸日上"。

第三,腊月二十九,去打酒。

除此之外,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还要去买酒,当然民谣是这样说的:

"腊月二十九,去打酒",

而打酒就是去买酒的意思,在古时候不比现在,由于酿酒是很浪费粮食的,所以成本就比较高,一般人也是喝不起的。

古人在过年的时候,去买酒的目的也是为了祭祀祖先,和招待客人用,因此也就有了腊月二十九,家家去打酒的说法。

当然到了现在,我们过年的时候也是这一天去买酒的,因为"九"和"酒"谐音,日寓意是长长久久,所以这一天买酒也是比较好的。

3不做:

第一,不吵架。

腊月二十九也称为"小除夕",虽然不是除夕,但是还是有一些说法的,所以村里老人认为,这一天是不能吵架的。具体原因是:

①吵架伤和气。

我们都知道,过年最高兴的就是团圆了,所以过年也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也能增加家人的亲情关系。

此时腊月二十九也是小除夕,过了这一天以后就进入大年三十了,此时这一天吵架的话,就会带着情绪过年。而吵架严重的甚至会延续到春节,这样过年也过不好,得不偿失。

②过年不吵架。

按照村里老人的说法,在除夕这一天,包括春节是不能说一些不吉利的话的,比如说"破、倒、坏"等等。所以说,腊月二十九也是一样,同样不能吵架。

第二,不宰杀禽畜。

一般来说,过年是要杀猪宰鸡的,这也是为了过年,也是为了祭祀祖先来用。

但是宰杀畜禽的时候都是提前进行的,比如说"腊月二十七,杀公鸡"等等,而买猪肉也是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所以做一些事情都是在除夕之前进行。

而腊月二十九虽然不是除夕,但是也属于"小除夕"。而除夕是团圆喜庆的日子,所以这一天是不适宜杀生的。

见血是不吉利,因此大家都是在除夕前把该要准备的肉食准备好,在除夕这天是不可以杀生的,当然这也是农村老人的一些说法而已。

第三,不打骂孩子。

老人认为,在腊月二十九,甚至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大年初二,是不能打骂孩子的。

这是因为,过年是一个活跃气氛的日子,所以这一天最重要的就是高兴,让孩子玩好。此时打孩子的话,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情,而自己也因为受气,而把这个年过差。

所以来说,新年初始的一切行为都会影响到全年的,还是要忍一忍,不要打骂孩子。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