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2000万美金买了个航母空壳?

2025-07-21 10:52  头条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的来历是个传奇故事。这艘船原本是苏联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后来被中国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从乌克兰买下。有人觉得这价格买了个空壳不值当,但也有人说,光是船上的四台发动机就值这个数,甚至更多。

"瓦良格"号的背景

航空母舰这东西,在现代海军里就是个大杀器,不光是战斗力强,还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军事地位。从二战开始,航母就成了海上作战的核心。像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空袭东京,这些都是航母带着飞机跑远路干的大活儿。到了现在,航母还能当外交工具使,跑去别国港口晃一圈,比说什么都管用。

中国海军在上世纪90年代还比较低调,主要是些小船,守守近海没问题,但要跑远洋就差口气。那时候中国经济起来了,全球利益也多了,海军得跟上趟儿,航母自然就成了目标。

其实早在70年代,中国就对航母有想法,80年代还买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退役航母拆着玩儿,学了点东西。到90年代,苏联散了,乌克兰手里攥着个没造完的"瓦良格"号,这就给了中国机会。

"瓦良格"号是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一员,1985年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的黑海造船厂开工,计划是用来对抗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本来设计挺牛,有先进的武器和动力系统,但苏联撑不住了。

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一闹,经济更差,航母计划缩水,核动力和电磁弹射都没了,改用普通的蒸汽轮机。到1991年苏联解体,这船才造了68%,没钱继续,只能停在那儿。

乌克兰接手后也没辙,经济困难,养不起这大家伙。船就扔在港口,风吹雨淋,锈得不行。1992年中国去看过一回,觉得船还算结实,但当时没谈成。后来几年,印度、俄罗斯也瞅过一眼,但都没下手。

到1998年,机会来了,一个叫徐增平的中国商人通过他在澳门注册的公司,以2000万美元拍下这船。表面上是说要改成浮动赌场,但谁都猜得出,这船八成是给军用的。交易还带了几吨设计图纸,对中国来说,这比船本身还值钱。

这事儿不是随便买买那么简单,中国海军早就想往远洋走。90年代国内造船技术进步不小,跟日本、韩国合作学了不少东西,为造航母攒了底子。买"瓦良格"号是战略的一部分,但国际上盯着的人不少,尤其是美国,怕苏联技术流出去。这单买卖成了,中国海军迈出了关键一步。

2000万买了个空壳?

1998年拍卖时,徐增平带着团队在乌克兰跟当地官员磨了好一阵子。2000万美元听着不少,但比起一架现代战机都便宜,更别提一艘全新航母了。乌克兰这边开价也不低,说船的设计值钱,但中国团队觉得船破得厉害,砍了砍价,最后拍板成交。不过这只是开始。

"瓦良格"号那时候真挺惨,停在黑海边上,甲板上全是锈,里面电子设备早没了,武器也拆光了,螺旋桨轴都断了,就剩四台蒸汽轮机还算完整,用油脂包着防锈。乌克兰有专家说,这四台每台5万马力的轮机,单卖都能值2000万以上,毕竟是苏联顶尖技术。中国工程师却觉得没那么夸张,这些老设备得大修,单独拿出去卖不值几个钱。

买完还得运回来,这更费劲。2000年6月,荷兰一家拖船公司接了活儿。这船没动力没舵,得靠好几艘拖船拉着走。结果土耳其不让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说怕出事,一拖就是15个月。徐增平跑了好几个国家协调,花了不少钱,最后总成本涨到1.2亿美元,远远超了预算。

美国也来掺和,怕这船技术外泄,派人检查过,把一些关键零件拆了。到2002年船到大连时,真就剩个空壳了。停在船坞里,周围全是脚手架,工人开始收拾甲板上的破烂儿,准备大修。

不过这"空壳"不简单。那四台轮机虽然旧,但能让中国摸清大船动力的门道。工程师拆开研究,记下每根管子每个阀,学了不少苏联的设计思路。船体本身加上那些图纸,更是宝贝。研究团队没日没夜地看图纸,攒下了造航母的经验。

买"瓦良格"号不是为了直接用,而是拿来练手。那时候中国没造过航母,缺经验,这船就成了活教材。80年代末广州海军学院就开了航母指挥课程,说明中国早有打算。2000万看着亏,其实是给未来铺路。

从"瓦良格"到"辽宁舰"

2002年"瓦良格"号到大连后,改造正式启动。船坞里热火朝天,工人忙着修船,电焊火花到处飞。修这船不简单,螺旋桨轴得重接,电子系统得重装,武器平台也得重建。那四台轮机拆开检查后修好了,哈尔滨锅炉厂和二重集团还做了新零件,把动力系统升级了一把。

花了快十年,到2012年9月25日,这船改名叫"辽宁舰",正式入列海军。码头上官兵站得整整齐齐,舰载机第一次在甲板上起飞,轰隆隆的声音震得人耳朵嗡嗡响。刚开始主要是训练用,飞行员练起降,指挥官学怎么调飞机。到2016年,海军说"辽宁舰"能打仗了,成了远洋战略的支柱。

"辽宁舰"一成功,中国自己造航母的计划也跟上了。2017年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下水,2019年入列。这船在"辽宁舰"基础上改了改,加了更牛的雷达和武器。2022年第三艘"福建舰"下水,用了电磁弹射,技术一下跳到世界前列。这些都多亏了"瓦良格"号打底。

这船还成了中国影响力的招牌。2017年去香港露了个面,市民围着看,甲板上飞机排得整整齐齐,挺震撼。航母往那一摆,亚太地区的战略分量都不一样了,尤其在南海东海的事儿上,底气足了不少。

回头看2000万的买卖,开始被质疑不值,但后来证明赚大了。四台轮机加上设计图,省了中国几十年研发时间。造船产业也沾光,培养了一堆人才,从驱逐舰到潜艇都升级了。现在中国海军舰队规模全球第一,航母计划还接着搞,第四第五艘都在路上。

"瓦良格"号从乌克兰废船到"辽宁舰"的逆袭,是个挺有意思的故事。2000万听着贵,但换来了中国航母的起步,值不值一看便知。如今中国海军往全球迈进,航母就是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