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员让57人千万养老钱打水漂

2025-10-25 10:53  头条

2019年到2020年,山西柳林县有五十七个老人,在银行大厅里被三个人骗了,那三个人天天穿着黑色西服,看起来跟银行员工一样,

他们帮老人操作手机银行,把钱转到嘉运恒融、普信惠福这些公司,说是理财,年利息四到百分之十点二,比存钱高不少,

老人们文化不高,也没碰过理财,以为是银行推荐的,更糟的是,

之前有人真拿回过十几万,觉得这人靠得住,结果这次全栽了。

银行说那三个人不是他们的员工,2022年7月吕梁的金融监管局也讲过,

没有证据显示他们替银行卖产品,也没有证据说银行跟那些公司有瓜葛,

可老人们不信,他们在银行大厅里被骗的,那三个人天天在那儿转悠,发小礼物,穿得整整齐齐,

银行没人拦他们,没人提醒他们,也没查过他们能不能进大厅,

法律专家说银行要是没尽到管好顾客的本分,也算有责任,但打官司不容易,因为老人说不清银行是不是默认他们能这么做。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老年人总被盯上,是因为银行大厅让人觉得踏实,

大家觉得银行是国家的,肯定不会出事,骗子就穿个制服,装得像回事,

老人就信了,银行大堂管得松,外面的人说搞活动、说关心客户,说进就进,银行也不多问,规定是有的,

可全靠人举报,没人主动盯着,老人不会用手机,转账、签名、填信息,

全交给别人帮着弄,合同写啥没人讲,电话是假的,单位是编的,银行系统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事不是个例,2021年普信公司在吕梁的分公司因为非法集资被罚了2.11亿,就是那种从P2P转过来的骗局,

很多地方的银行网点都成了他们拉客的地方,2024年广东和河南又出了类似案子,拿什么银龄康养卡、社保返利哄老人签合同,

国家2023年试过让银行登记第三方人员,可没强制做,到现在也没在全国铺开。

五年过去了,钱一点没追回来,记者想联系那三个骗子,电话打不通,公司老板早跑没影了,

法院判了也拿不出钱赔,五十七个老人,大多年纪大了,没法再干活,养老的钱就这么没了,银行没道歉,也没赔钱,就说这事跟他们没关系。

银行大厅本该最安全,可现在骗子穿得跟员工一样,站在柜台边,拿手机帮老人操作,老人信银行,

结果信成了漏洞,银行为省事放外人进厅堂,监管只看是不是员工,不看有没有风险,最后吃亏的,还是那些最信银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