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赖清德妄图借"过境"美国之机,行"倚美谋独"之实,其专机尚未起飞,巴拉圭这个南美国家就暗示"弃台";与此同时,大陆舰机奉命前出,以坚定姿态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那么,赖清德此行隐藏哪些政治动机?巴拉圭为何又暗示将会"弃台"?
据台媒消息称,赖清德打算 8 月窜访台当局在中南美洲的三个 "邦交国",即巴拉圭、危地马拉和伯利兹。按照计划,8月4日,赖清德的专机将在美国纽约降落,回程将在10天后 "过境"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去年,赖清德就职后首次窜访就遭到美方的冷落,美方不仅拒绝其踏上美国本土,而且为了避免刺激大陆,只允许其身着便装,一度夸口要"走进白宫"的赖清德,直接被打入"冷宫"。因此,此次赖清德妄图通过踏足美国本土,寻求所谓的"外事突破",提升个人政治资本。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特别是在特朗普寻求改善对华关系的节骨眼,赖清德想要"过境"美国就需要支付更多的"买路钱"。此前,外媒曾提前披露,为换取 "过境" 美国本土的待遇,赖清德可能会宣布向美国 "大规模采购" 民航客机,甚至可能宣布以"主权基金"的名义购买更多美债。但有岛内舆论指出,即便赖清德能够踏足美国本土,不断以各种"跪姿"奉上"贡品",也难逃被特朗普加征高额关税,台湾地区甚至还要对美国完全开放市场,实行零关税。
自赖清德就职以来,就不断煽动两岸对立与对抗,妄图加速推进"以武谋独"、"倚美谋独"进程,从大幅增加军事预算,追加采购美制武器装备,延长义务役,到放宽美猪美牛进口,积极配合美国推动台积电赴美投资设厂,完全是一副"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架势。然而,美台双方虽然就关税问题进行了数轮谈判,但特朗普发布了几波新关税地区名单,台湾都迟迟没收到通知函。外界质疑,赖当局刻意要求美方拖过7月26日才公布,以免影响大罢免。说到底,赖清德当局已把个人的政治私利,凌驾于岛内民众利益之上。
据悉,赖清德除了向美国"投诚纳贡"外,还计划在在所谓 "友邦" 宣布投资贸易或 "援助" 计划,其本质就是 "撒币外交"。日前,巴拉圭总统潘尼亚当着台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的面,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表示,台方一直给予巴拉圭 "极其慷慨" 的投资额度,希望推动与台湾 "更高层次的合作"。不过,巴拉圭 "从不漠与中国(大陆)"。言下之意很明确,潘尼亚是在示意赖清德 "看着办",若 "金援" 不加码,巴拉圭随时可能放弃与台方的外事关系。而赖清德若答应 "金援" 巴拉圭,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必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向台湾地区索要利益的机会。
面对赖清德即将赴外窜访的挑衅行为,大陆迅速采取行动,解放军舰机奉命前出,在台海周边展开相关行动。有台媒消息称,解放军一天就出动了58架次军机,9艘军舰以及1艘公务舱,其中有45架次军机飞越了所谓的"海峡中线"。当前,大陆舰机赴台战备警巡已实现体系化、全要素化且常态化。东部战区曾多次组织兵力在台海周边开展联合演训,演练科目涵盖海空战备警巡、夺取综合制权、对海对陆打击、要域要道封控等,这既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严正警告和慑压,也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之举。
在此之前,大陆已经已经建立了打击"台独"分裂的全方位法律惩治体系,其中包括《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惩独"22条等多部法律。这些法律为打击"台独"分裂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而在国际上,大陆还通过外交努力,持续压缩"台独"势力的活动与生存空间。据悉,赖清德还未启程,"台独"生存空间再遭暴击,南非政府宣布将台湾地区相关办事处进行"降级"处理,并承诺恪守"一个中国"政策。
毫无疑问,赖清德的窜访计划,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表演,其目的是为了掩盖施政无能,并试图通过外部势力的支持来巩固其政治地位。然而,台海局势的主动权早已牢牢掌握在大陆手中。无论是军事慑"独",还是法律惩"独",外交"困"独,大陆都有足够的实力和手段应对"台独"势力的挑衅。诚如我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大校所言:"台独"挑衅一次,我们的反制就推进一步,直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