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歼35,歼16已经开始探索女飞行员的改装训练,此前,也有不少铿锵玫瑰亮相于蔚蓝的苍穹。但据悉,之前五年的岁月里,我国只培养出16名女飞行员,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种千里挑一的选拔标准是怎样的?
万里挑一的"飞行苗子"
走进空军飞行学员选拔中心,你会惊讶于体检项目的严苛。除了常规的视力、听力测试,女飞行员要额外面对更加严苛的妇科检查,且心理评估环节还需要进行高空缺氧模拟测试,不能出现明显的恐慌反应。
虽然女性在身体素材方面天然弱于男性,比如身体脂肪含量高、骨骼强度较低,可能抗荷能力欠佳。
但是随着目前战斗机的前沿技术增强,体能方面的要求逐渐降低,女性的独特优势开始展现出来,比如精密的多任务操作,仪表飞行表现很稳定。正因为如此,女飞行员目前也是必不可少的。
女兵们的魔鬼训练
当其他新兵还在练习队列时,女飞行员们已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训练。每天早上6点的晨跑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练习在负重20公斤的情况下保持呼吸节奏;
中午的餐盘里永远只有鸡胸肉和西兰花,这是为了控制体脂率不超过18%;晚上熄灯后,她们还要趴在床上练习盲视仪表操作,直到手指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准确找到所有开关。
最艰难的当属"旋梯训练"。这个被称为飞行员的噩梦的项目,要求学员在高速旋转的平台上保持平衡,同时完成复杂的操作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