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步总是从不停歇,一直前行,不经意间秋已深,翻下日历才知,今年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就要来了。俗话说"霜降不起葱,越长越空",这是老辈人总结的经验,意思是到了霜降节气,大葱就要抓紧时间收起来了。这也是在反映气候转冷,冬天不远了。而大葱正是冬储的重要食物,届时也要抓紧为冬天做准备了。
当然在霜降节气还有一些代表性的食物,比如大柿子。民间有"霜降摘柿子"的说法,其结果时为绿色,随着不断生长,吸收光和热,一直到了深秋时节才变成金黄的颜色,正如深秋一般。同时在这个时候,萝卜也基本长成,准备收获,这些多是北方地区。而在南方地区,霜降正值晚稻收割,栽种早茬油菜的时刻。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南北,霜降都是个忙碌的节气。
节气的命名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从"霜降"二字显而易见可以看出,其反映着自然气候的明显变化,霜是寒冷天气里的产物,其比"露"要更冷几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是"霜降",但并非真正意义上出现霜,其更大程度上是在体现气温下降的快速,届时大地寒气开始凝聚,温度甚至可以降到0度,早上和晚上变得更冷。在这样的天气里,万物开始凋零,呈现出深红,或金黄的颜色,因此这段时间是欣赏秋景的最后时刻,也是秋季最美的时刻。
霜降是秋季收尾的一个节气,同时也是立冬的前奏,它的到来意味着秋季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冬季将要开启。而在人们的印象里,冬季漫长,寒冷,十分难熬,所以在霜降来临之际,人们便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预判冬天的寒冷程度,以早做打算。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中便有这样一句,"早霜降,冻死牛;晚霜降,暖烘烘",那么今年霜降是早还是晚呢?今年冬天冷不冷?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从节气的划分来看,其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位置(人们称之为黄经)来划分的,每15度为一个节气,而在地球到达黄经210°时,被确定为霜降节气交节,对应的公历时间为10月23或是24号,这一时间基本固定。那么霜降的早晚一般是看农历日期,其一般对应于农历九月,有些年份则会推迟到十月。
今年属于比较特殊的年份,为闰六月,其相当在农历六月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个六月,因此后边的节气也就显得提前了。从霜降交节的日期来看,是在九月初三,与以往相比都早了不少,所以今年属于非常典型的早霜降。依照农谚所说,"早霜降,冻死牛",意思是这样的年份,冬天会显得更冷,甚至把老牛都冻死,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人们认为,霜降来得比较早,那么冷空气也会来得比较快,冬天显得更冷。
在《燕京岁时记》中也有描述:"霜降早,则冬雪频",意思是霜降来得较早,那么冬天的降雪往往会更加频繁,也就意味着天气更加寒冷。
除此之外,人们也会通过霜降交节当天的气候来判断冬天的冷暖情况:
其中一句谚语便是"霜降连夜雨,冬天雪挡门",意思是假如霜降时节前后一直为阴雨连绵的情况,那么到了冬天,下雪的频率也就会比较高,厚厚的积雪落到地上,将大门都堵住了。那么这样的冬天也会更加寒冷。
综合以上的几点我们可以看出,今年属于早霜降的情况,根据老祖宗的经验可以判断出,冬天很可能会比较冷。而且降雪多,那么这样的冬天对于越冬的作物来说可能会是有利的,明年或许可以获得大丰收。
当然如今的自然气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参考老辈经验的基础之上,我们更要随时关注气象变化。不过霜降的来临,代表着冬天不远了,我们也要做好对抗严寒的准备,冬天的被子,衣服以及过冬的采暖设备都准备好,以待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