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内的人事任免上,她是继续任用资深元老,还是大胆启用新人乃至刻意提拔一些女性成员?
在组建内阁的过程中,她不仅要平衡党内各派人士的核心利益,还得顾及执政伙伴公明党的要求,同时提防在野党的猛烈攻势,并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民众的支持率。稍有不慎,随时都有下课的危险。
除此之外,高市早苗自1993年首次当选众议员以来,已10次当选,长期占据着日本政坛和媒体中心位置。
不过话说回来,伴随着她的知名度的水涨船高,引发的争议也越来越多--包括履历造假、涉黑金疑云、违规宴请、滥用职权威胁他人,甚至与亲纳粹人士合影等。
这就使得她在就任首相后,不排除在野党和媒体借这些把柄旧事重提,引发足以颠覆她政治生涯的连锁反应。

2025年"8.15"日本战败日,高市早苗前来参拜靖国神社
3)尾声:是首相还是傀儡?
前面提到,高市早苗之所以能够战胜小泉进次郎,完全是麻生太郎以及原"安倍派"元老们共同"托举"出来的。
这就难免会让外界怀疑,高市早苗是否会沦为党内大佬的"傀儡"。
比如有人会问,她究竟是广大民众的代表,还是党内大佬们的传声筒?她能不能真正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

本次选举,麻生太郎可谓"赢麻了"
另外,除了振兴国内经济的重任之外,如何处理外交事务也成为了评判其执政能力的关键。眼下日本与美国贸易摩擦加剧,与周边国家存在领土争议,如何塑造日本的国际形象、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都是巨大的挑战。
倘若高市早苗依然"捍卫"过往的极右外交政策--比如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妄称台湾为"独立国家"、主张扩大军事自主权等错误言行--不仅压根就行不通,甚至可能成为光速下课的导火索。
甚至可以猜测,高市早苗极有可能就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炮灰首相",甚至可能成为自二战以后任期最短的首相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