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为啥在运输路程中是好的,到我们手上就容易坏?(4)

2025-01-26 10:33  人民日报

"以菌治菌" 也是很赞的保鲜方式

腐烂变质往往是生鲜类食品最常见的保鲜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一些微生物,比如细菌中的假单胞菌属、欧文氏菌属,霉菌中的青霉属、葡萄孢属以及一些酵母菌等。在自然界中,菌之间也会相互抑制甚至是"厮杀",如果对人"有益"的菌群占了上风,有害菌销声匿迹,保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研究人员通过对自然界中的菌株进行分离,筛选出多种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长的菌类。这一类菌一般称为生防菌。比如科研人员筛选出的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亚种和解淀粉芽孢杆菌这三种菌复合,制成复合生防菌剂,使用后能够有效抑制番茄的灰霉病。

研究人员发现,杰米拉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jamilae)W51对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匍枝根霉是桃子采后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使用W51菌株对桃子进行接种处理后,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均显著降低。这表明,生防菌 W51处理能够显著增强桃果实对软腐病的抗性,并有效提升其保鲜效果。

生防菌W51处理能够显著增强桃果实对软腐病的抗性(文献图片)

车厘子为啥 到我们手上就容易坏?

说回文章开头的问题,智利车厘子为何能在漂洋过海 20~30 天后依然保持新鲜?

除了品种本身具有果子大、硬度高的特点,果实相对紧实,果皮有一定韧性,更能抵抗运输中出现的颠簸和碰撞,具有较强的耐存储性之外,更关键在于其种植、采摘及运输环节的精细把控。

在种植阶段,果农注重钙肥的使用,使得果实质地更硬,更耐储存。采摘后 3~4 小时内,车厘子会被迅速放入冰水中预冷,随后用食用级消毒剂清洗表面。封装时,充入气调气体(增加二氧化碳和氮气含量,降低氧气含量),并放置1-MCP(1-甲基环丙烯)乙烯吸附剂,有效抑制乙烯的催熟作用。最后,凭借全程冷链运输,车厘子得以新鲜抵达国内。

车厘子原箱气调包装(作者拍摄)

我们购买的车厘子,一般分为两种:进口原箱分装和原装原箱。

如果买到是进口原箱分装好的车厘子:因为已经拆开包装,包围车厘子的气调保鲜气体散失殆尽,果实的呼吸作用会比较旺盛,从而加速衰败。建议买分装小盒装的,将其放入冰箱的保鲜盒中冷藏保鲜,并尽量2~3天内吃完。

如果购买的是原装原箱的车厘子:这种通常是纸箱和塑料薄膜封装,规格一般在 1.35kg~2.5kg。建议买回家后及时放入冰箱冷藏保鲜,不然打开原装包装后,保存时间也会因为气调保鲜气体的散尽而大大缩短;同时建议拆封后应尽快食用,以免车厘子不新鲜甚至变质。

此外,如果是通过网购,快递运输过程中的磕碰以及温度变化,也会让车厘子的保存时间大打折扣。

最后总结一下,果蔬保鲜主要基于以下几大原理:一是降低果实的呼吸作用和内源乙烯的释放;二是减少果蔬的水分散失;三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四是减少果实的机械损伤。

除了这些基本措施外,还有辐射灭菌保鲜、磁场保鲜、包装材料保鲜、抗氧化剂保鲜、纳米保鲜、远红外保鲜、超声波保鲜等多种技术手段。

相信随着这些保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不仅能品尝到更新鲜、更优质的蔬菜水果,还能放心享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的力量,而非所谓的"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