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
谁掌握了先进的算力,谁就掌握了发展"胜算"。
"中国'星际之门'计划浮现,挑战美国AI超级大国地位。"就在美国星际之门(Stargate)项目启动后,英国《金融时报》9月22日报道注意到了"中国星际之门"计划--位于安徽芜湖的"中华数岛"智算中心。
美方研究人员指出,中国正在开始为稀缺算力分配优先级,以实现最大经济产出,中方正以此为出发点规划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在长江一座占地760英亩(约3.08平方千米)的岛屿上,稻田正被改造成一系列大型服务器农场,这是中国巩固其人工智能超级大国地位努力的一部分。"报道引述一家项目供应商高管的话说,正在芜湖进行的这些建设工作,旨在打造"中国的星际之门"。
星际之门是由OpenAI、软银集团与甲骨文公司联合主导的美国数据中心项目,于2025年1月由特朗普政府宣布启动,计划四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
报道说,位于芜湖的"超级集群"规模不及美国项目,它只是中国对国内分散的数据中心加强管理的举措之一,目的是让这些数据中心具备更好的条件,以应对消费者激增的人工智能需求。这也是为了应对美国AI算力优势:研究机构Epoch AI估计,美国拥有全球约四分之三的计算能力,而中国仅为15%。
中国政府早前公布了一项计划,要求积极推动东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向西部迁移。
与此同时,新的服务器集群正建在更靠近主要人口中心的位置。这些集群将专注于"推理",即聊天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工具生成响应的过程,地理位置靠近用户旨在实现更快速的人工智能应用。
2024年4月1日,安徽芜湖,鸠江区江北大龙湾片区楚江大道,航拍正在建设中的"中华数岛"智算中心。 视觉中国
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前美国国务院中国问题顾问瑞安·费达修克表示,中国正在开始为稀缺算力分配优先级,以实现最大经济产出,中国现在在规划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时考虑到了这一点。
位于芜湖的"中华数岛"就是一个例子。这里有四个新的 AI 数据中心,分别由华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运营。
芜湖的数据中心将服务于长三角城市如上海、杭州、南京和苏州;在北方,内蒙古乌兰察布的数据中心将服务北京和天津;在南方,贵州的数据中心将服务广州;而甘肃中部城市庆阳将辐射成都和重庆。
地方政府公告显示,迄今已有15家公司在芜湖建设数据中心,总投资达2700亿元人民币。
一位参与芜湖项目的国有云运营商高管说,当地政府提供的补贴高达AI芯片采购成本的 30%,比其他地区更为慷慨。
报道认为,这种更强的协调旨在帮助弥补中国相对于美国的劣势。美国的出口管制也阻止了中国企业获取英伟达先进的处理器和硬件。相比之下,Meta、谷歌和X.ai等美国企业正竞相部署数万台英伟达最新芯片。美国"星际之门"项目计划建设可容纳多达 40 万台处理器的园区。
报道说,中国还寻求更好地利用闲置在偏远地区设施中的现有AI处理器。2022年以来的建设热潮将这些设施集中在了能源丰富但遥远的省份,如甘肃和内蒙古。但缺乏专业技术和需求不足等问题,导致它们利用率不足,宝贵的处理器处于闲置状态,而其他地区的需求却在飙升。
杰富瑞投行分析师爱迪生·李(Edison Lee)表示,如果不实际迁移服务器,"就必须找到一个技术解决方案,那就是将数据中心连接起来"。
中国政府已要求采用先进技术,将分散在多个地点的不同处理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算力集群。中国电信巨头们正在使用转发器、交换机、路由器和软件解决方案的相同组合,将计算能力从西部的数据中心转移到东部。
近年来,我国正加紧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推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底座。
2022年初,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启动,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获批建设,成为"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两大集群之一、中部六省唯一的数据集群、联通东西部枢纽的重要通道。按照"三步走"战略设定发展目标,到2023年底,在建机架规模达到10万架;2025年达到约60万架;2030年达到100万架。
2024年4月1日,《芜湖市建设算力中心城市促进办法》正式施行。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部直接以算力命名、聚焦算力全生命周期发展的市政府规章,为芜湖市全力打造全国算力中心城市和智算中心提供立法护航,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6月,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在"中华数岛"开服,标志着"东数西算"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正式上线。
规划面积约4600亩,汇聚华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科曙光等一批领军企业的"中华数岛",是"东数西算"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的核心区,也是我国智算基础设施发展的"新地标"之一。
今年3月,芜湖市出台《芜湖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一流智算之城若干举措》,围绕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部署实施13项系统性措施,明确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超6万架、智能算力突破25000P,全力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国际数据公司在2023年预测,到2027年中国智能算力中,推理算力占比将上升到72.6%。预计到2025年,中国AI服务器公有云的占比将超过50%。在算力上云方面,中国规上企业上云比例已经达到80%。AI手机、AI电脑、AI XR与空间计算、车端与云端算力协同等应用,都将驱动算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