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乌克兰反腐败机构公布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亿美元,涉及乌克兰多名部长、官员、商人等总统泽连斯基亲信的腐败案。其中,被控主谋的是泽连斯基的密友、商人明季奇,以及司法部长加卢先科、能源部长格林丘克。

图注:涉案的明季奇
目前,加卢先科和格林丘克已经被解除了公职,等待进一步司法调查,而被指控为"主谋"的明季奇,却在反腐败机构搜查其住所的前一刻仓皇出逃,外界爆料其现已藏匿于以色列,行踪成谜。
虽然在这起贪腐案中,明季奇被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NABU)指控为主谋,但根据与明季奇存在密切关系的乌克兰前寡头、目前被监禁的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透露,明季奇只不过是幕后势力的"替罪羊"罢了。

图注:乌克兰前寡头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
在他看来,明季奇逃离乌克兰不仅是为了躲避逮捕,更可能是出于对生命安全的极度担忧,因为真正操控贪腐计划的人深谙"没有尸体就没有案子"的黑暗法则,若明季奇落网或被灭口,案件就可能彻底切断与幕后主使的关联。
也就是说,这起高达1亿美元贪腐案的幕后主谋,很可能不是明季奇,而是另有其人,而且还可能处于乌克兰权力金字塔的更高层。
要理清这起案件的脉络,首先得搞懂明季奇与泽连斯基的特殊关系。
两人的交集早于泽连斯基从政之前,明季奇出身乌克兰东部商业世家,早年深耕能源与媒体产业,而泽连斯基在成为总统前,是乌克兰知名喜剧演员,其创办的"95街区"娱乐公司曾长期接受明季奇的资金支持。

图注:早年的泽连斯基与明季奇
2019年泽连斯基参选总统时,明季奇更是其核心竞选团队的"隐形操盘手",不仅提供巨额竞选资金,还凭借自身人脉为泽连斯基打通政界与商界的关键渠道。
泽连斯基上台后,明季奇虽未担任任何公职,却成为总统府的"编外军师",频繁出入核心决策会议,尤其在能源政策、司法改革等关键领域拥有极强的话语权,能直接推荐官员上位。比如前副总理切尔尼绍夫、后来的司法部长加卢先科、能源部长格林丘克,这些涉案高官的升迁之路,背后都有明季奇的举荐和运作。
在这起1亿美元的贪腐案中,明季奇与两位部长各司其职,构建了一套覆盖决策、执行、庇护的完整链条。
作为利益枢纽的明季奇,主要负责对接外部商人与内部官员,搭建腐败通道:他利用自身商业资源,虚构能源供应、军事设施维修等项目合同,再通过能源部长格林丘克的职权,将这些高价合同定向授予关联企业,从中套取巨额差价。

图注:加卢申科(中)、乌国家核能公司负责人科廷(左)、泽连斯基(右)
至于司法部长加卢先科,则扮演着"保护伞"的角色,一方面通过干预调查程序,为关联企业的违规操作"洗白",另一方面利用司法豁免权,打压潜在的举报者与竞争对手。
由于军事状态下的紧急采购无需公开招标,且西方援助资金的使用监管存在漏洞,使得能源、司法等关键部门的权力被无限放大,为贪腐提供了"天然温床"。值得注意的是,涉案的1亿美元中,有超过40%来自西方对乌军事援助的配套资金,这意味着西方国家援助乌克兰的"抗俄经费",正通过腐败链条流入私人腰包。
以目前来看,这起贪腐案的曝光,恰逢特朗普政府全力推动俄乌28点和平计划之际,这让事件的政治军事影响被无限放大。
根据美方披露的和平计划草案,核心条款包括俄乌停火、乌克兰从顿涅茨克部分地区撤军并设立中立非军事缓冲区、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军队规模限制在60万人以内等,甚至提出将冻结的俄罗斯1000亿美元资产用于美国主导的乌克兰重建项目,美方将拿走50%利润。

此前泽连斯基一直对类似和平方案持抵制态度,但贪腐案的爆发,让他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对内,民众对战时腐败的愤怒情绪高涨,军队内部也因后勤保障不力、物资短缺滋生不满,泽连斯基的执政基础受到严重冲击;
对外,西方援助的信心被显著动摇--欧盟此前已因不满乌克兰反腐政策,暂扣了15亿欧元援助,而这起巨额贪腐案,让本就对援乌分歧严重的欧洲国家更加犹豫,毕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把纳税人的钱,变成乌克兰官员口袋里的赃款。
所以,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处境下,泽连斯基的"战斗决心"很可能不得不让位于现实压力:若失去西方援助,乌克兰军队的弹药、装备补给将难以为继,根本无法与俄军长期对抗。而特朗普政府的28点和平计划,虽然在领土问题上对乌克兰并不有利,但提供"西方安全保障"的诱惑,对急需外部支持的泽连斯基政府而言,无疑是一个难以拒绝的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