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不死心要见中方领导,外交部五字封喉,日本再次颜面扫地

2025-11-24 21:49  头条

距离上次表态过去11天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终于又回应了。这回日本没有了之前的强硬,反过来还向中国提了个新的要求。

21号,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对中国喊话,这回她没有提任何中日外交风波和相关的事情,也没有就之前的错误言论表态,重点内容就一句:日方对同中方发展战略互惠关系的想法没有改变。这句话换种方式说就是,不管局势闹得多么"僵",日本仍然想和中国继续做生意。外界也都能看得出来,日本政府非常焦虑最近的经济局势,在股债汇"三崩"之后也不敢继续再往前一步了。

高市早苗上次回应还是在10号,当时她的态度很强势,明确说自己的言论不代表对台立场改变,所以也不打算撤回。现在过去不到半个月,日本政府态度变化很大。只不过一个关键问题是:这段时间日方舆论媒体、官员多次散播"高市早苗后悔""以后应该不会这样了"之类的消息,却从来没有想要道歉或者撤回言论的意思。日本官员访华的时候也是这样,压根就没有和中国聊这个问题,总之就是主打一个"示弱但不低头"。

日媒认为造成高市政府态度转变的原因,和日本经济大幅度跌落有关。这几天日本的经济形势只能用一个"惨"字形容;中国的反制措施其实还没有真正到铺开的阶段,只在很少数领域执行了反制,但这对日本市场股债汇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恐慌。举个例子到22号,美元兑换日元已经突破1:156的大关,马上就要到救市的"红线"。再加上高市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一团糟,日本经济先顶不住了,所以才向中国喊话在经济上"放一马"。

对于高市政府想和中国继续发展互惠关系的要求,外交部在21号也做出回应,其中提到:日方如果真心想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就该"立即收回错误言论,切实把对华承诺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很明显对于日本不道歉、不收回涉台言论,还想和中国继续搞贸易往来这套措辞,中方并没有接受。如同20日中国商务部所说的"日方不能一边伤害(中国)感情,一边又向中国索取利益",高市早苗当然也明白这个问题。

日本媒体在高市早苗上台前就已经警告过,说她当首相之后一定要注意"谨言慎行",否则肯定会闯祸。当时高市已经是激进的右翼代表,多次去"拜鬼",对中国台湾的主权问题指指点点。不过作为内阁议员和首相两种不同的身份,她的言论重量还是不一样的。当时日媒也提醒中日经济关系的依赖性"比大多数人想象更深",稍有不慎会带来很大的麻烦。但高市早苗还是一意孤行,在答辩会议上闹这一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引发中日关系危机。

现在自民党很多议员想的就是"如何给高市言论找补挽救经济,同时又不损伤首相的支持率";高市内阁的选票很多都来自日本右翼,这也是自民党现在能执政的基本盘;所以日舆论民调机构认为,高市早苗在释放涉及台海的言论之后支持率飙升,一度上涨到70%左右;如果为了挽救经济收回相关的言论或者道歉的话,高市的民调可能会大跌,继而影响到自民党在全国的支持率,这也是他们现在最担心的。

要知道日本国内在"反华"这块市场非常大,很多党派为了选票抢破头。比如日本政坛新兴的极右翼党派参政党,成立只有5年多时间,却靠着到处炮制涉华谣言、搞激进反华的阴谋论,获得了大量民众支持。今年7月份选举的时候,这个连内部组织都还不成熟的小党,居然能在日本参议院一举斩获13个席位,也充分证明日本这些年随着经济不景气,极右翼势力满地走的现状了,他们对华的敌意非常明显;。

参政党的"成功"引发很多在野党纷纷效仿,在社交媒体上释放对华强硬言论拉票。加上今年自民党已经出现执政危机,从岸田文雄到石破茂一个个下台,才把极右翼代表高市早苗推出来,也靠走反华这条路线稳定他们的席位。这也就不难解释,现在让日本说一句"道歉"或者撤回言论为什么这么难了,他们还是担心选票流失,这个占很大一方面原因。

不过解铃还须系铃人,高市早苗妄图利用国内右翼的"东风",在干涉台湾主权的同时,又对中国提条件"继续发展互惠关系"很不现实。日本媒体报道在21日晚上已经陆续有1200多名日本民众举着标语站在首相府前抗议,他们要求日本政府收回涉台言论,修补和中国的关系。

在两天前日方报道还只有几百人参加抗议,现在短时间已经增加了一倍多。这也不难看出日本也有理性人士在,随着高市政府面临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很可能还会出现进一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