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等不到中方签字,特朗普政府准备再对中国加税,美财长发出新威胁(2)

2025-11-06 17:26  郑州广播电视报

事实上,中国的底气早已今非昔比。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让全球供应链离不开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众多美国企业的营收支柱,5G等技术领域的优势也让中国拥有更多博弈筹码。"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建立在坚实产业基础和战略定力上的底气。中方11月3日的回应直接点破本质:威胁和施压无助于解决问题,当务之急是落实双方共识。这既是洞悉美方虚张声势的清醒,也是寸步不让的立场宣示。

贝森特的狠话背后还有深层政治考量。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休战协议,在国际上被普遍视为美国的"让步",这已经引发美国民主党的猛烈抨击。贝森特选择通过《金融时报》这类西方主流媒体放话,本质是"政治止损",想向国内民众展示"并未放松对华压力",同时试图在协议之外额外施加心理压力,幻想让中方在阴影下做出更多单方面让步。这种"场外音"式的施压,恰恰说明美国在正面博弈和规则框架内已经力不从心。

要说釜山峰会白谈一场,显然过于夸张。双方达成的"休战"共识并未被推翻,贝森特的表态更像是美国内部政治博弈与战略焦虑的混合产物。但必须警惕的是,这番言论可能预示着美国未来可能在经贸之外的科技、地缘等领域采取新的针对性措施,否则不会无端担忧中方的反制。

国际博弈从来不是口舌之争,而是实力与定力的较量。美国习惯了用关税大棒施压,却没意识到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对象。稀土确实是重要筹码,但绝不是唯一的筹码。中美经贸关系要稳定发展,靠威胁和施压只会适得其反,唯有平等互利、互相尊重,才能让"休战"真正转化为长期稳定的合作。

特朗普政府若真敢突破底线,无论是撕毁协议还是扩大遏制范围,最终只会自食恶果。中国从不主动挑起冲突,但也绝不畏惧冲突,任何试图用威胁手段逼迫中方让步的行为,终将在坚实的实力和坚定的立场面前碰壁。这场博弈的核心早已明确:霸权逻辑行不通,平等协商才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