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消费呢?要是想赎个姑娘身,几百两银子起步,折合几十万人民币。北宋末年的李师师,宋徽宗都去过,她一晚上收入上百两,换成现在几百万。普通人负担?宋朝一个底层官员月薪十五贯,合四五千块人民币,农民更少,月入几十文,去一次青楼等于他们一年工资,饿肚子都去不起。
明代青楼消费有点变化,因为社会风气更开放,南京秦淮河边最有名。入门费几两银子,明代一两值六百到八百块,所以一千多人民币起步。酒宴十五两左右,三千六百块。看表演二十到二十五两,四五千块。要是陪宿,几十两,折合两三万人民币。西门庆在金瓶梅里去青楼,花钱如流水,一次几百两,换成现在几十万。他那种人就是负面典型,花钱买乐子,还害了不少人。明朝后期,青楼分等级,低档小巷子一两银子就能玩,五百到一千块,但高端的书寓,得几十两。普通百姓呢?明代农民年收入十来两银子,够吃喝,哪敢去青楼。去一次等于他们半年积蓄,负担不起,只能听听传闻。
清代青楼消费更高,尤其是扬州和北京。入门八到十两,换成清代一两值一百五十到两百块,所以一千多到两千块。酒菜十几两,两三千块。陪酒二十两左右,三四千块。花魁一晚上几十两到上百两,一万到两万块。陈圆圆在明末清初,出场两千多两,赎身三千两,折合一百五十万人民币。董小宛赎身也三千两。清朝后期,太平天国后,青楼更奢靡。普通人负担?清代农民月入几钱银子,合几十块人民币,去不起。官员贪腐的才去得起,像和珅那种,家产上亿两,消费不成问题。但对老百姓来说,去一次青楼等于卖地卖房,穷人根本别想。
为什么说普通人消受不起?得看收入对比。古代社会分层严重,农民工匠月入几十文到几两,够基本生活。青楼最低消费几两银子,等于他们几个月工资。高消费上百两,几年收入都没了。历史资料显示,青楼主要是达官贵人、富商去,文人像杜牧、柳永去得多,但他们也常穷困。杜牧写诗说十年扬州梦,赢得薄幸名,其实就是在说花钱花得心疼。青楼不光是娱乐,还带社交功能,谈生意、拉关系啥的,但这对穷人没用。他们负担不起,就只能在家过日子。换成现在,青楼消费最低几千块,高上万甚至百万,普通工薪阶层去不起,得是土豪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