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一夜大变?万没料到,特朗普备了2手牌,释放重磅信号

2025-02-21 17:12  头条

援引观察者网消息,据路透社报道,2月20日,美国国务院修改美中关系页面及美中关系事实清单,不仅以 "战略竞争" 框架重新定义对华关系,还更改对华名称表述,用"中国"一词,而不是此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不再提及过往部分援助内容,反而着重强调贸易逆差等系列问题,充斥着对中国的无端指责与污蔑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于当天予以回应,表达强烈不满与坚决反对,敦促美方回归理性,共同维护中美关系稳定发展。

这一来一回的交锋,背后折射出的是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现状以及美国深层次的战略考量。美国以 "战略竞争" 框架看待对华关系,是其近年来对华政策延续与升级的体现。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启的全面对华战略竞争,到拜登政府执政后进行的 "优化" 与 "升级",美国已将中国视为长期战略竞争对手。在经贸领域,美国先是发起贸易战,后以 "去风险" 之名行 "脱钩" 之实,试图在高科技领域筑起 "小院高墙",在产业链上推行 "去中国化"。

美国国务院

在地缘政治上,加强同盟体系,围堵中国,在东海、台海、南海不断制造紧张局势,加大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投入,还在 "中间地带" 与中国展开影响力争夺,整合资源以应对所谓的中国挑战;外交上推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外交,试图拉拢更多国家加入反华阵营。这种全方位的战略竞争,严重破坏了中美关系的稳定基础。

美国改用 "中国" 一词,不再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意图。美国专家认为,这一措辞转变体现美国在经济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同时意味着美国无意触及制度问题。但从本质上看,这是美国试图在对华关系上模糊概念,弱化"一个中国"原则,为其在经济、外交等多领域对中国施压寻找更多操作空间,试图在国际舆论场误导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认知,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近期美国的内外政策,进一步凸显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与严峻性。内政方面,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后,推行大规模的联邦政府机构精简计划。

大量雇员离职或被解雇,引发国内法律诉讼与民众抗议,这使得美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精力分散。但即便如此,美国在对外政策上对中国的打压态势并未减弱。美国国务院在美中关系页面上强调贸易逆差,称 2023年对华贸易逆差为2521.4亿美元,同时用 "不公平贸易行为、强迫劳动"等老掉牙的议题污蔑中国,声称中国是 "世界上投资环境最严格的国家之一",这些言论完全是颠倒黑白,是美国为其贸易保护主义与遏制中国发展寻找借口。

中国一直致力于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看待和发展中美关系,但面对美国的无端挑衅与抹黑,中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外交部的强硬回应,表明中国不会在原则问题上妥协,也不会任由美国歪曲事实、破坏中美关系。

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美国若一味坚持错误的对华政策,不仅会损害中美两国的利益,也会给世界经济与和平稳定带来巨大冲击。美国应摒弃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观念,以实际行动兑现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停止对华抹黑施压,与中国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