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孩子耳光5分钟才给退款居心何在

2025-10-21 11:11  头条

孩子买500块卡牌要退款?卖家让扇娃5分钟!平台还说"管不了",这理在哪? 本文拆解"潮玩平台退款要求扇孩子耳光"的热搜事件,讲清11岁孩子买卡牌的行为是否有效、卖家和平台的责任边界,分析"扇娃退款"要求为啥违法,同时曝光平台存在的其他问题,帮家长搞懂遇到类似情况该咋维权,最后引发对未成年人网络消费保护的讨论。

一、先看离谱事:孩子买500元卡牌,退款要拍"扇娃5分钟"视频

这事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咱们先把来龙去脉捋清楚:

李云(化名)家有个11岁的女儿,最近发现孩子在"千岛App"上买了500多块钱的卡牌。作为家长,她肯定想找卖家退货退款,结果卖家直接甩了个离谱要求:必须上传"家长怒骂孩子""狂扇孩子耳光5分钟"的视频,还得有清晰的扇耳光声音,不然不退!

李云没办法,只能找千岛平台客服求助,可客服就说了句"抱歉,平台没法强制,你们自己协商",直接把锅甩了。要知道,千岛App在二手潮玩圈还算有名,主打卡牌、手办这些,可这处理态度,属实让人窝火--合着家长想退个不合理的钱,还得逼着眼看孩子挨打?

更让人糟心的是,记者查了下,这平台的问题不止这一个:黑猫投诉上有9825条投诉,网友吐槽"维权靠12315""提现有限额还收手续费""福袋像赌博",甚至有家长说"买到假货维权,成本比东西本身还贵",这哪是交易平台,简直是"坑人平台"?

二、法律账算明白:3个关键点,帮你搞懂谁在违法

很多家长可能会问:"孩子自己买的东西能退吗?""卖家要扇娃视频违法吗?""平台不管事就没责任?"这里咱把法律逻辑拆透,都是实打实的维权知识点。

1. 11岁孩子买500元卡牌,这交易本身就不算数!

根据《民法典》,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花钱买东西得经过家长同意或追认。11岁孩子花500元买卡牌,显然超出了她的认知和消费能力,而且家长李云没同意,所以这个网购行为从一开始就没生效,卖家本来就该退款,压根没资格提附加条件!

卖家拿"扇娃视频"当退款前提,纯属无理取闹,本质上是在刁难家长,逼家长做违法的事--这步就已经错得离谱了。

2. 要求"扇娃5分钟",不仅缺德,还违法!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的付建律师说得很明确:这种要求直接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因为法律明确禁止家庭暴力,而卖家这是在教唆、胁迫家长对孩子实施家暴!

退一步说,就算家长真拍了视频,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身体和心理,还可能涉嫌违法;要是卖家把视频传播出去,更是触犯隐私和家暴相关法律,后果只会更严重。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个要求都碰不得、不能信。

3. 平台说"没法强制"就没事了?必须担责!

很多人觉得"卖家的错,跟平台没关系",但法律不这么算。平台和卖家是"服务提供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平台有义务审核卖家行为、监管交易--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消费时,平台得协助家长维权,而不是一句"你们自己协商"就完事。

根据法律,要是平台消极不作为,家长可以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12315)或网信部门投诉,平台得为自己的"不管事"付出代价。而且千岛平台还被曝"福袋玩法像赌博""不审核未成年人消费",这些都是监管漏洞,本身就可能违反《网络安全法》,早该被盯上了。

三、家长必看:遇到类似事,3步维权不慌

这事儿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孩子上网买东西很常见,遇到纠纷别慌,按这3步来,不吃亏:

1. 先明确"交易是否有效":如果孩子是8-18岁,买的东西超出消费能力(比如几百上千的玩具、卡牌),直接拿出《民法典》跟卖家说"交易没生效,必须退款",不用被卖家的无理要求拿捏。

2. 平台不管就找监管:平台要是甩锅、拖延,别跟客服耗着,直接打12315投诉,或者在"全国12315平台"小程序上提交材料--监管部门介入后,平台和卖家才会重视,维权效率会高很多。

3. 保留证据别遗漏:不管是聊天记录(卖家的无理要求、平台的敷衍回复)、订单截图,还是孩子的年龄证明,都要保存好。这些是维权的"硬证据",万一需要走法律程序,能帮自己省去很多麻烦。

孩子买卡牌要退款,却被要求扇娃;平台坐拥上万投诉,还对未成年人消费不管不顾--这事看着是个例,其实暴露了潮玩平台监管的漏洞,也让家长们担心"以后孩子上网买东西,还会遇到多少坑"。

你觉得这案子里,平台该承担什么责任?要是你家孩子遇到类似情况,你会直接投诉还是先跟卖家协商?另外,你觉得该怎么管管"潮玩平台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