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一局面,我认为中国应保持冷静,做好充分准备,增强国内实力,并继续深化外交关系。毛主席曾提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并未过时,坚守这些原则有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观察者网:过年前在和鲁比奥通话时,王毅外长用了"好自为之"这个词,这是非常重的一句话。中国用这个词想要对鲁比奥发出什么警告呢?在特朗普希望访问中国的背景下,中美会如何应对鲁比奥被制裁的身份?
金灿荣:关于特朗普访问中国的问题,特朗普时而表示希望尽快访华,时而又声称"我不急",其发出的信号显得颇为混乱。这并非他首次发出类似混乱的信号,早前他曾表示"将在24小时内与主席通话",然而随即在第二次讲话中又称自己"不着急,可以慢慢来",这一做法使人对其立场产生疑虑,令人感到不可靠。
特朗普深知中国始终高度重视中美关系,并对外宾给予热情接待。若他访问中国,必定会有所收获,并有助于巩固其国内的政治局势。因此,他的确有动机希望尽早访华,以争取实现"百日维新"计划的机会,并在中美关系中为自己赢得一定的"面子"和声誉。然而,访华行程的落实仍然面临诸多具体问题,尚需进一步磋商。
当前,特朗普正在与中国展开关税战,并在国际上对中国提出了一些指责。此外,鲁比奥作为关键人物,仍被中国列入制裁名单,这使得访华面临法律障碍,成为一大挑战。年初,王毅外长曾应约与鲁比奥通话,媒体也广泛报道了通话中提到的"好自为之"这一词语。然而,实际上在通话过程中,英文翻译的含义较为委婉,直接翻译应为"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尽管如此,这一表述依然传达出某种警告的意味。
通过王毅外长与鲁比奥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中方并不排斥与美方进行对话。在此次对话中,双方传达了若干关键信息,尤其强调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并明确了中国在核心利益上的"红线"问题。尽管媒体着重报道了部分亮点和"金句",但这些内容的深层意义不容忽视。
如果特朗普真诚希望访华,我们期望美方,尤其是鲁比奥,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时,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能够保持谨慎行事。倘若鲁比奥能够在某些场合作出表态,并回应中方的关切,访华的顺利安排则有可能得以实现。
此外,其他地区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中国周边的敏感问题,也不应成为美国政客挑衅的替代品。总体而言,"好自为之"一词向美方传达了明确的警告,提醒美方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应避免过度冒险,否则双方的交流将变得极为困难。尽管具体内容丰富多样,但其核心意义可以归结为:切勿触犯中国的底线。
观察者网:再说回特朗普上台后的对华政策,基本还是延续他以往的风格:凭空设置筹码、指东打西、漫天要价、反复无常甚至朝令夕改,如在关税、小额豁免等问题上都是这样操作的。特朗普如此不可预测,是一种战术打法,还是说他身边的决策机制出了问题,无法做出有效的、持续的决策?
金灿荣:与特朗普打交道需要摒弃常规思维方式,特朗普的领导风格与传统领导人大相径庭,行事飘忽不定。在其首个任期中,特朗普以"推特治国"为标志;如今看来,他依然随心所欲,做事常常"想一出是一出"。他自称其施政风格为"交易的艺术",并对此深感自豪。尽管如此,他的一个大目标始终坚定不移,那就是实现"美国再次伟大"(MAGA)。这一目标非常明确,特朗普将实施"美国优先"战略,通过各种手段重振美国。
对于许多小国而言,特朗普的"咋呼式"做法往往能够迫使对方屈服。例如,前不久哥伦比亚曾拒绝接收遣返的非法移民,但在特朗普实施关税制裁后,哥伦比亚立即改变立场。这一策略在许多国家中屡试不爽,但对中国却并未奏效,因为中国的国力已大为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