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不想成为第二个乌克兰,武契奇必须让普京相信,塞俄传统友谊不会变。
如果谈成了,塞尔维亚未来几年的能源供应就有保障;如果谈崩了,冬天可能连暖气都成问题。
塞尔维亚有矿,但没技术;中国有技术,但缺矿。武契奇这次来,就是要当"中间商"。
塞尔维亚的外交,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对俄罗斯,武契奇要保证能源供应,同时争取在科索沃问题上的支持;
对中国,他要拉投资、搞基建,但又不能显得太过亲华,刺激欧盟;
对欧盟,他想加入,但又拒绝制裁俄罗斯,导致谈判卡壳;
对美国,他得小心应对。
这种平衡术,玩好了是智慧,玩砸了就是灾难。
但武契奇似乎很有信心。中塞贸易额达到飙升,证明他的"向东看"策略已经开始见效。
为什么普京和武契奇要在中国见面?因为北京提供了一个中立平台。
在西方制裁下,普京很难去欧洲国家访问,而塞尔维亚也不敢明目张胆邀请普京到访。但在中国,两人可以避开舆论压力,安心谈合作。
更重要的是,中国能提供俄罗斯给不了的东西--钱和技术。
• 俄罗斯能保证塞尔维亚的能源安全
• 中国能帮塞尔维亚发展经济
武契奇这趟来,就是要左手拉普京,右手拉中国,把塞尔维亚从地缘博弈的棋子,变成有自主权的玩家。
武契奇的5天中国行,表面上是参加抗战纪念活动,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地缘突围。
他要在俄罗斯的能源和中国的新技术之间找到平衡,在欧盟的诱惑和美国的压力之间保持独立。塞尔维亚没有大国实力,但武契奇证明了一点:小国未必只能当棋子,也能在大国博弈的缝隙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当9月的北京迎来这两位"尊贵客人"时,世界或许会看到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模式--不是选边站,而是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