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内阁的一些话,算是得到了中方的认可。外界迅速捕捉到这一变化,尤其是日本方面的舆论,中方对高市早苗态度有变?

(王毅主任对日本新内阁的积极评价做出回应)
日前,王毅主任与日本新任外相茂木敏充进行通话,其间王毅主任的一句话引起外界注意。
王毅主任是这么说的,"中方注意到日本新内阁释放的一些积极信号"。
正是这句话,被外媒迅速捕捉。
10月29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媒特地询问我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王毅主任口中的"积极信号"具体指什么?
发言人则回应,我们注意到日方在通话中表示,中国是日本的重要邻国,高市首相高度重视日中关系,日方从来无意与中方脱钩断链。
发言人接着补充,中方重视日方上述表态。
显然,茂木敏充说的这些话,也算是得到了中方的认可。外界进一步分析,这意味着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态度可能有变。
毕竟茂木敏充这些话,背后也是高市早苗的意思。

(茂木敏充的表态,代表了高市早苗的意思)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高市早苗上台至今,仍然没有收到中方贺电,她也就没有一个与中方沟通交流的渠道和机会,只能是通过茂木敏充带话。
而她在施政演说中,也曾表态过"中国是日本重要邻国",茂木敏充的表态显然也是重复了她的发言。
所以在外界看来,当中方认可了茂木敏充的积极表态,也相当于是对高市早苗态度有变。
这是高市早苗上台以来,中方首次积极评价日本新内阁,外媒也就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一样,特地拿这事到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提问。
不过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态度有没有变,有没有认可日本新内阁,显然也不取决于日本这么几句发言。

(中方肯定日本新内阁的积极表态)
日方展现出重视中日关系的态度,是中日交往的必要前提,但中日关系能否向好,显然还取决于日方的实际行动。
发言人接着强调,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同中方一道维护好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推动中日关系沿着正确方向继续改善发展。
日本新内阁光嘴上说说不行,还要做出实际行动,以上正是我方对高市早苗新内阁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中日交往中最基本的要求。
高市早苗在上台前的"反华"行径劣迹斑斑,不仅想干涉台海事务,还多次对中国恶语相向。如今想靠着这么几句好话,就换来中方的信任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高市早苗以前"反华"种下的恶果,现在自然也要用实际行动弥补。
只有当中方看到了高市政府的诚意和实际行动后,中日关系才有向好的可能性。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在此次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的记者还提问,中方是否会在韩国与高市早苗举行会晤?

(日媒很关心,中方会不会见高市早苗)
对于这个问题,外交部发言人也给出了回应:"目前没有可提供的信息"。
日媒这一问题就有些可笑了,高市早苗到现在都没收到中方贺电,中方又怎么可能会安排相关会晤?
显然迟迟没有收到中方的贺电,日本方面也有些着急。
还是那句话,只要日本展现出诚意和实际行动,无论是中方的贺电,还是中日元首的会晤,该来的都会来的。
中日关系的改善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务实行动基础上的漫长耕耘。
当前中方对日本新内阁的"积极信号"作出回应,体现的是大国外交的理性与审慎--既不对过往的对抗历史一笔勾销,也不对当下的缓和表态视而不见。
这种精准拿捏的背后,是中国对东亚地区稳定发展的负责任态度。
高市早苗如今面临的,正是其过往政治言行结出的果实。
高市内阁若真心希望打开中日关系新局面,就需要用持之以恒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在涉台问题上严守底线,在地区安全事务中保持克制。
正如中方反复强调的,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是指引两国关系的灯塔,任何偏离这一航线的言行都将引发波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