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所有AI合成的内容,都必须依法打“电子水印”

2025-08-27 15:42  头条

刷到过AI"克隆"奥运冠军卖土鸡蛋的视频吗?从2025年9月1日开始,这类内容必须打上"电子水印",否则就是违法。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即将正式实施。所有利用AI生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都要加上"电子水印"。这种水印分两种:一种是"显式标识",比如在图片角落加个小字"AI生成",或者在视频开头用语音提示;另一种是"隐式标识",藏在文件数据里,普通人看不见,但专业工具能检测出来。隐式标识鼓励用数字水印技术,记录内容是谁做的、编号是什么。平台提供下载、复制功能时,也得在合适位置加上提示。以后刷到没打水印的AI内容,大家可以录屏举报,或者直接@平台客服。

AI换脸、AI盗声的乱象早就让人头疼。有人用AI伪造明星声音带货,有人用换脸技术造谣,甚至有人用虚拟场景诈骗。这些行为不仅侵犯肖像权、声音权,还容易引发财产损失。比如之前有商家用奥运冠军的AI声音卖土鸡蛋,不少消费者信以为真,结果买回来发现是普通鸡蛋。法律专家早就提醒,这类行为已经踩到法律红线。被仿冒的人可以起诉维权,平台也得加强审核,提升检测能力。有网友认为,打水印能从技术上遏制乱象,让AI内容"有迹可循";也有人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万一有人想办法去掉水印呢?结果呢,不管技术怎么斗,至少有了规矩,大家心里更有底。

以后刷视频、听语音,得多留个心眼,AI的世界,真真假假,得靠自己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