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政坛上,美印这对"特殊伙伴"彻底闹僵了--8月刚过一半,特朗普就突然宣布对印度输美产品大幅提高关税,直接把税率拉到50%,理由是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帮了美国对手"。这一下可把印度惹毛了,莫迪在8月15日印度独立日那天,站在新德里红堡发表了长达103分钟的演讲,创下他个人演讲时长新纪录,全程没点名特朗普,但每句话都在硬扛美国压力,现场还飘着"朱砂行动"的旗帜,火药味十足。
莫迪在演讲里把态度摆得明明白白,三层意思说得斩钉截铁。第一层直接放话,说自己会像一堵墙一样挡在印度农民前面,绝对不会在美国关税大棒下牺牲农业利益,"不会落入任何敲诈勒索的陷阱"。这话针对性太强了,谁都知道美国加税最想拿捏的就是印度农业出口。
第二层他给印度找了条出路,反复喊"自力更生""印度制造"的口号,说只要印度商场里全是自家产的东西,就不怕美国卡脖子。还具体说了,今年年底要推出首款印度造芯片,现在已经在1200多个地方搞关键矿产勘探,连化肥、喷气发动机、电动汽车电池都要自己造,就是要靠国产化扛过经济增速放缓的坎。
第三层则是给民众画大饼,说印度体量摆在这,增速又快,早晚能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别的国家有的印度会有,没有的印度能创造",把眼下的关税压力说成"暂时的困难"。
不过这演讲也不是没争议,印度最大反对党国民大会党的拉胡尔·甘地和党主席卡尔格直接缺席了红堡的庆祝活动,明摆着不买账。还有网民吐槽"103分钟太长了,听得累",但也有支持者当场喊"印度万岁",两边反应差得挺远。
更有意思的是,莫迪在演讲里还没忘了提巴基斯坦,一开头就警告说"不会再容忍任何形式的核讹诈",还致敬了参与"朱砂行动"的士兵,说今年5月那场对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的行动,给了敌人"超乎想象的重击",甚至暗示要单方面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理由是"水流过敌人的土地,印度农民却缺水",这话又把巴基斯坦媒体惹火了,《黎明报》直接骂他"满是激进民族主义情绪",说核指控是捏造的,水资源问题不该被政治化。
这边莫迪刚在演讲里硬气完,那边美国的关税压力就实打实压下来了。印度国内一下子炸了锅,反对派天天逼着莫迪反制,莫迪却有点左右为难--明着跟美国翻脸吧,印度工业化还得靠美国技术和市场;软下来吧,国内舆论又饶不了他。就在这时候,印媒突然放出消息,说莫迪计划8月底到9月初去中国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这要是真成行,就是他时隔7年首次访华。
这个消息一出来,印度经济学家夏尔马直接在彭博社写文章,点破了莫迪的心思。他说莫迪之前天天吹的"印美特殊关系",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幻象,美国从来没把印度当平等伙伴,就是把印度当跟班。夏尔马还拿中国比,说特朗普对中国加税,结果中国一硬扛,美国就往后退,三轮谈判都没谈成;可对印度呢?说加税就加税,连客气都不客气。最后他干脆说,现在能在特朗普关税屠刀下拉印度一把的,只有中国了。
这话虽然有点绝对,但也戳中了印度的难处。要知道,中印关系最近本来就有回暖迹象,今年6月开始,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国防部长辛格、外交部长苏杰生连着访华,之前暂停的合作机制也在重启,连印度香客去西藏朝圣、中国公民赴印旅游签证都恢复了,双方还说好了"不让边界问题影响两国关系"。要是莫迪真能借着上合峰会访华,说不定能在经贸上找补点,缓解美国关税的冲击。
但莫迪也有自己的麻烦,之前为了讨好国内民粹,在中印边界挑过不少事,现在突然要转向跟中国搞好关系,国内保守派肯定不答应。而且美国那边也盯着呢,特朗普本来就觉得印度"三心二意",在"印太战略"里总想着两边捞好处,不像菲律宾那样听话,现在看到印度想跟中国走近,指不定又要出什么新招数。
说到底,莫迪现在就是在走钢丝--演讲里喊着"自力更生"硬扛美国,私下里又想靠访华找新出路。可夏尔马也说了,印度想让中国帮忙,却连具体怎么合作都想不明白。接下来就看莫迪能不能真拿出诚意,要是还像以前那样想拿中国当筹码跟美国要好处,那这趟访华就算去了,也未必能解决问题。毕竟中印都是大国,合作得是互利共赢,光靠"求助"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