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大跌后,美联储为何仍“按兵不动”?

2025-04-09 15:22  头条

特朗普上任之后,世界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很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你要说美国发起的关税战,等同于战争?因为关税战对经济的破坏力丝毫不亚于战火。

关税战通过加征高额税费直接打击对手关键产业,其破坏性不亚于传统战争的间接打击。例如,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而中国反制措施瞄准美国能源、农业等领域,使美国农民损失惨重、制造业成本飙升。这种相互"精准打击"如同经济领域的炮火对轰,仅2025年一季度,中美互征关税已覆盖超过65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摧毁了数个国家全年GDP总和的经济价值。

特朗普也好,拜登也罢!其实他们想解决美国政府的债务问题。尤其是特朗普,在特朗普看来,美国这些年与全球其他国家做生意,其实美国是吃亏的一方,因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是一年比一年大。所以特朗普要在全球打关税战。特朗普认为美国只要发起关税战,那么不仅制造业能回流美国,美国政府的压力也减轻。

特朗普将贸易逆差简单等同于国家亏损,认为美国长期进口大于出口是"被占便宜",进而推导出通过加征关税"止血"的逻辑链。根据其团队计算,若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叠加原有税率,综合税率达54%,理论上每年可增加6000亿美元财政收入。

但是这个逻辑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全球贸易依赖美元结算,各国需通过出口赚取美元储备,美国则通过逆差向世界输出流动性。美国的出口主要还是体现在科技产品与军火,现在美国制造业也要自己干,那和其他国家贸易,还怎么进行?

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最先受伤的就是美国的消费者与美国企业。现在美国民众已经开始抢购超市里的鸡蛋、牙膏等生活用品。而一众美国企业直言,加关税导致他们运营成本大幅上升,尤其是美国的加州州长,他希望美国的各个州,自己对外谈关税问题。

中国制造的电视机、日用品成为"硬通货",纽约市民为抢购最后一台699美元的海信电视不惜支付1200美元黄牛价,卫生纸、洗衣液等基础商品被贴上"限购2件"标签,有家庭甚至囤积半年用量。

美国制造业正经历"双重绞杀"。依赖进口零部件的汽车厂商面临单车成本增加2000美元的困境,半导体企业则要为转移生产线支付300%的成本溢价。即便是特朗普力推的"制造业回流",也遭遇现实困境--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因技术工人短缺多次延期,40%《通胀削减法案》项目被迫暂停。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这位西海岸"反特先锋"最近直接放话:"既然白宫要把关税当玩具,我们各州自己组团去谈!"

值得一说的是,特朗普再次喊话美联储,要求美联储立马开启降息计划!但是鲍威尔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大幅超出了预期,美联储现在更是不敢贸然采取降息计划。

当鲍威尔4月4日表态"暂不降息"后,美股立刻上演"血色星期五"。特朗普急着降息,是想给国债利息支出"减肥"。现在每年的利息支出高达1.2万亿美元,降息1%能省下数千亿美元。

鲍威尔死扛利率,是怕重演1970年代噩梦,物价与失业率齐飞,经济共股市一色。说白了,如今这场博弈已陷入死循环。特朗普越加关税,企业成本越高→物价越涨→美联储越不敢降息→经济越可能衰退→特朗普越要加码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