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
以色列的反应一如既往激烈。外长卡茨痛批这些国家"奖赏恐怖主义",并召回了驻马耳他大使。但讽刺的是,这种"外交惩罚"反而让承认巴国的国家更具话题性。挪威渔民汉森在社交媒体调侃:"我们卖三文鱼不需要以色列批准,但巴勒斯坦人连建学校的砖头都被封锁了。"民调显示,超过60%的欧洲年轻人支持承认巴国,他们认为这是"对弱者的声援"。
这场撕裂背后,是老百姓对现实的无奈。法国街头,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队伍常与警察发生冲突,移民二代阿卜杜勒说:"我的父母来自阿尔及利亚,他们总说巴勒斯坦人的遭遇像极了当年的我们。"而在德国,犹太裔老人埃里希则担心:"极端分子会不会借着反以情绪卷土重来?"欧盟的团结口号,在柴米油盐的焦虑中显得苍白。